1、选择题 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碳酸钙的表面积越大,和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就越大,据此可知甲中反应速率快,但生成的CO2体积小于乙中,所以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对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
B.汽车排气管上的“催化转化器”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锌与盐酸反应时,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可加快反应速率,但硫酸铜不作催化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3时降低了温度
B.t2时加入了催化剂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参考答案:A.t3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若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2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相等,若增大压强平衡发生移动,则t2时加入了催化剂,故B正确;
C.t5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D.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t3~t4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t5~t6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继续减小,显然t5~t6时间内转化率比t4~t5时间内转化率低,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变大
B.

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C.

表示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的变化
D.

表示纯碱溶液受热时氢氧根浓度随温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A.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平衡常数K值减小,故A错误;
B.镁条放入盐酸中,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则开始时反应速率增大,后来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反应为:HCO3-+OH-=CO32-+H2O,CO32-+Ca2+=CaCO3↓,则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
D.纯碱溶液受热时水解程度增大,OH-浓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 H2O2制取
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①写出H2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1)①温度;催化剂
②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或加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① 2H2O2
2H2O+O2↑;②催化剂的聚集状态或表面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