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得到气态烯烃
B.石油裂解目的重油转化轻质油
C.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指甲烷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都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的,选项AB不正确;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液体燃料,选项D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液体均处于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值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3
C.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2倍
D.中和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盐酸抑制水的电离,氯化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PH值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错误;B、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外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1或13,错误;C、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D、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中和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实验测得在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碱(BOH)pH≠13,0.1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
,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A-)>C(B+)>C(H+)>C(OH-) ? B.C(B+)>C(A-)>C(H+)>C(OH-)
C.C(B+)>C(A-)>C(OH-)=C(H+) ? D.C(A-)>C(B+)>C(OH-) >C(H+)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碱(BOH)pH≠13,什么该碱不是强碱。
,所以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计算出氢离子浓度为0.1mol/,所以酸是强酸。二者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BA,B+水解显酸性,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6分)A、B、C三种物质都是H、N、O、Na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A的水溶液呈中性,B的水溶液呈碱性,C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B、C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C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已知0.1mol/LHNO2溶液pH>1)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 B1_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_
(2)25℃时,B1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10—7mol/L
(填>、<、=)
(3)25℃时,当B1、C1两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的pH值之和_____14(填>、<、=、≥、≤)。
(4)25℃时,pH=a(3<a<5)的C1、C2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值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NaNO3(1分) NaOH (1分) NaNO2(1分)
(2) <?(1分)? (3) =?(1分)? (4) 102a-14(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温度下,0.1mol·L-1NaHCO3溶液pH=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碳酸氢根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mol·L-1
B.
C.溶液中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4mol·L-1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才呈碱性,H+主要由水电离生成的,溶液中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mol·L-1,故错;B项:OH-离子是由水解生成的,浓度很小,故错;D项:溶液中负电荷还有CO32-,故错。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溶液中,各个离子之间浓度的关系,题目难度适中,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