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ZnS,黑色沉淀为CuS
B.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
C.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ZnSO4+Na2S=ZnS↓+Na2SO4? ZnS+CuSO4
CuS+ZnSO4,A正确,先得到白色沉淀,后转化为黑色沉淀,C、D正确,B、不正确,ZnS的Ksp大于CuS的Ksp,CuS更难溶。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常温下,向0.1mol/L的H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a>b>c>d
B.溶液的pH:aC.c点溶液和d点溶液均呈碱性
D.b点溶液中c(H+)和d点溶液中c(OH—)相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Ba(OH)2=2H2O+BaSO4↓,所以根据图像可知c点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此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弱,溶液显中性,A和D都不正确;b点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和d点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浓度不相等,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中离子浓度、溶液导电性以及溶液酸碱性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解题方法的培养和指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概念、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已知25?℃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D.将固体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AgCl溶解度小于Ag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溶度积常数是在溶解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定值,所以A正确;B不正确,因为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二者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所以C中溶度积是不变的,C不正确;D不正确,沉淀转化的方向一般是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进行,所以AgCl溶解度大于AgI的,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常数的有关计算
点评:溶解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适用于勒夏特例原理。另外溶度积常数是在沉淀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幂之积,该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也只和温度有关系,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同时大量存在的是
A.K+、Al3+、OH-、SO42-
B.Cu2+、Fe3+、Cl-、NO3-
C.Ba2+、Na+、SO42-、NO3-
D.K+、Na+、CO32-、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注意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A.因Al3+、OH-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Fe3+在水溶液中为黄色,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B错误;
C.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共存,且均为无色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的颜色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
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根据Cl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解题,Cl2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人应躲在较高的地方.肥皂水呈弱碱性,可以吸收Cl2,将其转化为无毒的Cl-.豆浆或牛奶与Cl2不发生反应,没有解毒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