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2019-07-04 00:36:3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不考虑烧杯中液体倒吸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A X 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X是CO2 B Cl2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C NO2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NO2水溶液有氧化性 D NH3 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
A.A B.B C.C D.D
| 
参考答案:A.二氧化硫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和水,出现浑浊现象与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现象相同,所以A选项中不能判断X为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氯气和紫色的石蕊作用先显红色,是由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后来褪色,是由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所以褪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故B错误;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3NO2+H2O=2HNO3+NO↑,生成的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KI淀粉溶液中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和淀粉作用显示蓝色,所以说NO2水溶液有氧化性正确,故C正确. D.如图装置是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的,如果收集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需短管进,长管出,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5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制备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的仪器的原因是?。 (2)写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85 ℃~90 ℃,其原因是?, 应采用的加热方法是?。用这种方法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4)抽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 (5)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
参考答案:(1)防止乙酸酐水解? (2) (3)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水浴加热 ?温度计、酒精灯、烧杯? (4)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洗涤剂(冰水)至浸没沉淀物,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 (5)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水杨酸。
本题解析:(1)制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的仪器是因为用水杨酸与醋酸酐反应再来制取,而醋酸酐与水会发生反应产生乙酸。所以为防止乙酸酐水解,仪器要干燥。(2)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85 ℃~90 ℃,因为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为防止其水解,温度要控制在其分解的温度范围内。由于温度低于100 ℃,所以一般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用这种方法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温度计、酒精灯、烧杯。(4)抽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洗涤剂(冰水)至浸没沉淀物,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待冰水流出后,再重复几次,直至洗净为止。(5)由于水杨酸的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会显紫色,而阿司匹林中无酚羟基,不能发生显色反应。所以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的方法是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水杨酸。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干燥Cl2 B. 配制100ml0.1mol?L-1硫酸溶液 C. 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D.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参考答案:A.图示的干燥装置中,进气导管连接错误,无法对Cl2进行干燥,图中操作错误应长管进短管出,故A错误; B.容量瓶上有刻度,热胀冷缩影响其配制溶液的精确度,所以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 C.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正中央,测不同液体的沸点,故C错误; D.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方,为防止产生杂质,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5分)利用有机反应R-H+Cl2 R-Cl(液)+HCl(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己成为现实。请根据所给模拟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溶液是? 其作用是?。 (2)写出C装置的三种功能: ①?; ②?; ③?; (3)玻璃管D中所放石棉碎块的作用是?? 玻璃管E中所放碘化钾的作用是? (4)F中导管末端做成“膨大”形的作用是? (5)①点燃A处酒精灯,②点燃D处酒精灯,③通入CH4,这三种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 ___(依次填代号)
参考答案: (1)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Cl2中混有HCl(各2分,共4分) (2)除去水蒸气(干燥Cl2和CH4);使Cl2和CH4充分混合;观察气体流速控制气体流量。(使Cl2和CH4按一定配比混合)(各1分共3分) (3)增大接触面积使Cl2充分反应;除去Cl2 (各2分共4分) (4)防倒吸 (2分) (5)③②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利用以下装置能实现预想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丙
| 实验目的
| A
| 浓氨水
| NaOH
| 饱和食盐水
| 制取并收集氨气
| B
| 浓盐酸
| MnO2
| 饱和食盐水
| 制取并收集氯气
| C
| 稀硝酸
| Cu
| 水
| 制取并收集一氧化氮
| D
| 稀硝酸
| Zn
| 水
| 制取并收集氢气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NaOH溶于浓氨水放热,使NH3?H2O分解为氨气和水,氨气的溶解度比食盐大,不能用排水法除杂,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错误;B、MnO2氧化浓盐酸必须加热,图中无加热仪器,错误;C、Cu能将稀硝酸还原为为NO,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量气法收集并除去NO中混有的硝酸蒸气,正确;D、稀硝酸是氧化性酸,NO3—的氧化性比H+强,因此还原产物中没有氢气,只有含氮物,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