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以下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若单质A为非金属:
(1)试确定A、B和乙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乙______.
(2)写出化合物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若单质A为金属:
(3)写出A生成化合物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写出化合物乙与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化合物丁失去化合物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若单质A为非金属:应为Si,Si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所以乙是Na2SiO3,Na2SiO3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2SiO3,即化合物丁为H2SiO3,可失去水生成SiO2,则化合物丙为H2O,化合物甲为SiO2,单质B为O2,
(1)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Si,B为O2,乙为Na2SiO3,故答案为:Si;O2;Na2SiO3;
(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故答案为:SiO2+2NaOH═Na2SiO3+H2O;
当A是金属时,应为Al,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则乙是NaAlO2,NaAlO2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Al(OH)3,即化合物丁为Al(OH)3,失去水可生成Al2O3,也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则化合物丙为H2O,化合物甲为Al2O3,单质B为O2,
(3)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4)偏铝酸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故答案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5)氢氧化铝可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反应的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故答案为:2Al(OH)3△.Al2O3+3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0分)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学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一定条件下,Z能与H2反应生成ZH4,写出Z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由Y与NO、H2O生成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X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推断题 化合物X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可发生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W、K为常见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和W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
(2)电解混合液时产生D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①含有K元素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
②含有K元素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
(4)K与过量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其水溶液的pH___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
参考答案:(1)用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为NH3 ?
(2)4OH--4e-=O2↑+2H2O? ?
(3)①4Fe(OH)2+O2+2H2O=4Fe(OH)3?
②Fe2O3+2Al
2Fe+Al2O3? ?
(4)Fe+4H++NO3-=Fe3+ +NO↑+2H2O? ?
(5)(NH4)2Fe(SO4)2?;小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图中A~G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G为非金属单质,A为黑色固体、G为气态;D、F都是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且D为红棕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_周期______族,C的化学式是______.
(2)写出D与E反应转化为F和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常温下,B的稀溶液也可与Cu反应生成F.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D、F都是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推断为但氧化物,而且D为红棕色判断为NO2,F为NO,G为O2;C在转化关系中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证明C为气体为CO2,D(NO2)+E=F(NO)+B,推断E为H2O,B为HNO3,A、G为非金属单质,A为黑色固体、G为气态,判断A为C,证明C为二氧化碳;
(1)A元素为碳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C为CO2,故答案为:第二;ⅣA;CO2;
(2)D为NO2与EH2O反应转化为F(NO)和B(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3)常温下,B(HNO3)的稀溶液也可与Cu反应生成F(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货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
(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Li2CO3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NB2O4的质量为18.1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20.0mL3.0mol?L-1的H2SO4溶液.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为Li2CO3,剩至少有______Na2CO3参加了反应.
参考答案:第一步就是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注意LiMn2O4不溶于水)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即滤液的主要成分,第二步就是四羟基合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的过程,第三步是LiMn2O4在酸性环境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的滤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锂,可能有过量的硫酸,最后一步加入碳酸钠之后所得的滤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钠;
(1)四羟基合铝酸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得产物是Al(OH)3沉淀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Al(OH)3;
(2)在酸性环境下,LiMn2O4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离子方程式为:4?LiMn2O4+O2+4H+=4Li++8MnO2+2H2O,故答案为:4?LiMn2O4+O2+4H+=4Li++8MnO2+2H2O;
(3)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有: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等,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4)根据LiMn2O4~0.5H2SO4~Li+得18.1gLiMn2O4即0.1molLiMn2O4消耗硫酸的量为0.05mol,故硫酸有剩余,剩余的硫酸和生成的Li+共消耗碳酸钠0.05mol,即5.3g,故答案为:5.3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