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神州七号”三兄弟——LiH、LiD、 LiT。其中Li的质量数为7,对这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之比为1:2:3? B.中子数之比为1:1:1
C.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 D.化学性质不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在室温下不与水、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作用,但易溶于氢氟酸,这是因为
A.氢氟酸的酸性比其他酸强
B.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他酸强
C.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他酸强
D.钛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离解的物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白磷(P4)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如右图所示),科学家受白磷分子的启发,又合成了结构和白磷分子类似的N4分子,下列关于P4和N4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P4和N4是同系物
B.P4和N4?是同素异形体
C.P4和N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电子层均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白磷比红磷活泼,N4比N2活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P4(白磷)====4P(红磷);ΔH="-29.2"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较氮气性质活泼,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磷元素的非金属性较氮元素强
B.白磷和红磷间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红磷通常比白磷稳定
D.白磷的分子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而红磷则是单原子分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磷的非金属性弱于氮,错误;B.白磷和红磷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错误;C.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故正确;D.红磷是一个链状结构的分子,故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Cu+8H++2
====3Cu2++2NO↑+4H2O
(2)不能?因为烧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O2能使NO转化为NO2,气体呈现红棕色
(3)关闭止水夹,将干燥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干燥管内的液面比烧杯中液面低,且过
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位置保持不变,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铜片溶解,且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蓝,液面下降,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4)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
本题解析:(1)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
====3Cu2++2NO↑+4H2O
(2)圆底烧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O2能将NO氧化为NO2,气体呈红棕色,因此装置Ⅰ无
法证明Cu与稀HNO3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
(3)检查装置Ⅱ的气密性时,首先关闭止水夹,此时干燥管中封存部分空气,压强等于外
界大气压。然后将干燥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干燥管内的液面比烧杯中液面低,且过一段
时间后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干燥管内液面上升,最终与烧杯中液面
相同,说明该装置漏气。
稀HNO3进入干燥管中,与铜片接触发生反应,产生NO气体和Cu(NO3)2,因此观察到铜片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蓝;关闭止水夹后,产生的NO能使干燥管内液面下降。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NO气体,又从外界抽取空气,注射器内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因此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4)实验完成后,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氮的氧化物被NaOH吸收,能防止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