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CH4
B.C2H4
C.KSCN
D.C2H5O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CH4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乙烯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KSCN常归为无机物,故C正确;
D.乙醇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12分)? A、B、C、D、E、F、G七种元素,试按下列所给条件推断,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气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稳定,是除氢气外最轻的气态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 的名称是?,B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F的元素符号是?
(4)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
(5)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1)钠?第三周期?第ⅡA族?铝原子结构示意图
(2)溴化钠电子式
(3)He? (4)? NaOH? HBrO4? HF? (5)Al(OH)3+NaOH =NaAlO2+2H2O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这几种元素分别是:A是Na;B是Mg;C是Al;D是Br;E是I;F是He;G是F。(1)A 的名称是钠;B元素是Mg。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C元素是Al。其结构示意图为:
。(2)Na与Br2形成化合物NaBr的电子式是
。(3)F元素是氦,其元素符号是He。(4)在上述七种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最强的是Na,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NaOH。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但是F无含氧酸。除此之外非金属性最强的是Br,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HBrO4;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越强。所以最稳定的化学式是HF。(5)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Al(OH)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 =NaAlO2+2H2O。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熔点由高到低SiO2>CsCl>CBr4>CF4
B.热稳定性:HF>H2S>H2O
C.离子半径:O2->Na+>Mg2+
D.酸性:HClO4>H2SO4>H3P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已知A、B、C、D、E、F、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焰色反应呈黄色;工业常用电解B的熔融的氯化物来制备B,C是一种能被HF和NaOH溶液溶解的单质,D的电负性比磷大,第一电离能却比磷小,E单质是制备漂白液的原料,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和黑色的两种氧化物,G是一种主族金属。
(1)前四周期所有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种。
(2)元素A、B、C分别与氟气化合形成物质X、Y、Z熔点见下表: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
(3)已知常温条件下,极性分子DOE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中心原子D的杂化方式是?。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少量的DOE2溶液,生成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书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G与氮原子可1:1化合,形成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G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在该合成材料中,与同一个G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在四种基本晶体类型中,此晶体属于?晶体。
(5)F晶体的堆积方式是?(填堆积名称),其配位数为?。 向F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写出此过程所涉及的两个离子方程式?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SO42-的空间构型为?。
参考答案:(1)5(1分)
(2)NaF和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1分) MgF2的晶格能大于NaF(1分) (3)SP3(1分)? SOCl2 + H2O = SO2↑+ 2HCl↑(2分)
(4)4s2p1(1分),原子(1分)
(5)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分),? 12(1分), Cu2+ + 2NH3·H2O = Cu(OH)2↓+ 2NH4+(2分)Cu(OH)2 + 4NH3·H2O = [Cu(NH3)4]2+ + 4H2O + 2OH-(或将NH3·H2O写成NH3)(2分),?正四面体(1分)
本题解析:A、B、C、D、E、F、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焰色反应呈黄色是Na;工业常用电解B的熔融的氯化物来制备B,是Mg;C是一种能被HF和NaOH溶液溶解的单质,是Si;D的电负性比磷大,第一电离能却比磷小,是S;E单质是制备漂白液的原料,为Cl;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和黑色的两种氧化物,为Cu;G是一种主族金属。
(1)前四周期所有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1s1,2s22p2或2s22p4,3s23p3,3d64s2(注意根据洪特规则3d44s2是3d54s1),共5种。
(2)元素Na、Mg、Si分别与氟气化合形成物质X(NaF)、Y(MgF2)、Z(SiF4)熔点NaF和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MgF2的晶格能大于NaF。
(3)已知常温条件下,极性分子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中心原子S有价层电子4对,杂化方式是SP3。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少量的SOCl2溶液,生成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水解,即SO2和HCl。
(4)G与氮原子可1:1化合,形成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物质分子式是GN,G为+3价,在Cu之后,故是G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p1。在该合成材料中,与同一个G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在四种基本晶体类型中,此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5)Cu晶体的堆积方式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其配位数为12。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Cu2+先生成Cu(OH)2沉淀,在溶解为[Cu(NH3)4]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SO42-的价层电子为4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能确定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价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原子序数可以确定质子数和价电子数,中子数由质量数和质子数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当于质量数,由质子数与中子数确定,故本题应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