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化学高频试题、高中化学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化学常用计量 溶液和胶体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机综合与推断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烃的衍生物 生活中的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定量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计算: 溶液浓度计算 pH计算 反应热计算 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 晶体计算 有机物燃烧规律的计算 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史 绿色化学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氨气》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20-07-07 23:03:26 【

1、实验题  (1)下列几种气体(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应物溶液)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看到喷泉现象的是(? )
A.HCl( H2O)
B.CO2(H2O)
C.SO2(NaOH溶液)
D.NH3(KCl溶液)
(2)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___ 。
(3)某学生试图用氨气去做喷泉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C、D
(2)少量液体进入烧瓶后,由于气体易溶于对应液体中,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烧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形成喷泉
(3)①收集的NH3中有大量空气;
②收集氨气的烧瓶未干燥;
③装置漏气;
④滴管挤出的水太少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态双氧水外,还有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相对分子质量为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3+HCl=NH4Cl。试写出上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
(2)N2H4+2H2O2=N2+4H2O
(3)N2H4+2HCl=N2H6Cl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

B.
CO2
4 mol/L NaOH溶液
C.
Cl2
饱和NaCl溶液
D.
NH3?
1 mol/L盐酸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药物的成分..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