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将铝片改为铝粉,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参考答案:A、加水不能改变浓度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发生钝化反应,没有氢气生成,不能提高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压强只对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影响,对非气体的反应没有影响,增大压强速率不变,故C错误;
D、将Al片改成Al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所以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把下列金属投入投入0.1mol/l的HCl中反应最快的是( )
A.Mg
B.Al
C.Fe
D.Cu
参考答案:金属活动性:Mg>Al>Fe>Cu,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大.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4分)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混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强1.0×105 Pa、反应时间3 h):
T/K
| 303
| 313
| 323
| 353
|
NH3生成量/(10-6mol)
| 4.8
| 5.9
| 6.0
| 2.0
|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O(1)==2NH3(g)+O2(g)?△H=+765.2 kJ/mol? (I)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内的坐标系中,画出反应(I)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日生成量的建议:?。
(3)写出工业上用H2和N2直接合成NH3的化学方程式??,设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 N2(g)和1.60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物质的量之比)为4/7。计算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不要求写单位)。
参考答案:(1)
(2)研制新型、高效催化剂
(3)N2(g)+3H2(g))
2NH3(g);66.7%;200
本题解析:(1)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降低,故图像为
;
(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因素,结合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可以采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寻找高效的催化剂。
(3)H2和N2直接合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设平衡时有x molN2转化,则
N2(g)+3H2(g))
2NH3(g)
起始量(mol)? 0.6? 1.6?0
变化量(mol)?x? 3x?2x
平衡量(mol)(0.6-x)(1.6-3x)?2x mol
则有:
?
解得:x=0.4(mol)
因此N2的平衡转化率:
?×100%=66.7%
②由①可知,N2、H2、NH3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4mol、0.8mol,在2.0L容器中浓度分别为:0.1mol/L、0.2mol/L、0.4mol/L,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200。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煅烧硫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可获得制取硫酸所需的SO2,反应方程式为: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为了提高SO2的生成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
A.增加硫铁矿石的投入量
B.增加炉的高度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矿石是固体,增加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不正确。选项B也不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高温下,炽热的铁与水蒸气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铁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D.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
参考答案:A.固体没有浓度,故增加铁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A正确;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所有物质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但所有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小,故C错误;
D.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增大了水蒸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