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mL的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10 mL量筒精确到0.1 mL;
C.pH试纸能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
D.氯化铁中Fe3+能发生水解水解.
解答:A.NaOH易潮解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故A错误;
B.10 mL量筒达不到0.01 mL的精确度,故B错误;
C.pH试纸使用时不能润湿,否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可能会产生误差,故C错误;
D.盐酸的存在能抑制Fe3+水解,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注意pH试纸能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室仪器,肯定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容量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使用可知,容量瓶是实验室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加热.
解答:A、试管可直接加热,故A不选;
B、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故B不选;
C、坩埚可用来加热固体,可直接加热,故C不选;
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加热,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可加热的仪器有:烧瓶、烧瓶、试管、坩埚、蒸发皿、硬质玻璃管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45g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是2.5NA
B.标准状况下,33.6LCO中含有的原子数是3NA
C.0.5L0.2mol/L的NaCl(aq)中含有的Na+数是0.1NA
D.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10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45g水的物质的量是2.5mol;
B、标准状况下,33.6LCO的物质的量是1.5mol,含有3mol原子;
C、0.5L0.2mol/L的NaCl(aq)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
D、CH+3(碳正离子)中的电子数是8.
解答:A、由于45g水的物质的量是2.5mol,含有的水分子数是2.5NA,故A正确;
B、33.6LCO在标准状况下是1.5mol,含有3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是3NA,故B正确;
C、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是1mol,钠离子不水解,含有的Na+数是0.1NA,故C正确;
D、1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8mol电子,含电子数目为8NA,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 CH+3(碳正离子)中的电子数,本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汽油
C.柴油
D.乙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
解答:A、石油含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汽油中含有多种烷烃,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柴油中含有多种烷烃,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乙烯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与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
A.测溶液pH
B.蒸发
C.溶解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
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操作和配制溶液中是搅拌;蒸发完毕可以用玻璃棒转移固体;玻璃棒还能起的作用是蘸取少许溶液测pH;红磷燃烧试验中引燃红磷; 在溶解固体时是用玻璃棒来加速溶解,在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A.玻璃棒在测溶液pH时起蘸取少许溶液的作用,与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不同,故A错误;
B.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蒸发完毕可以用玻璃棒转移固体,与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不同,故B错误;
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与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不同,故C错误;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与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