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1735Cl、1737Cl为不同的核素,因此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B.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C.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D.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参考答案:A.因1735Cl、1737Cl是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A错误;
B.Cl2的化合价可由0价降低为-1价,也可由0价升高为+1价、+3价、+5价,所以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错误;
C.根据n=V22.4L/mol的适用范围是标况下的气体,而题目没有指明标况,所以11.2LCl2的体积无法求出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因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当大量氯气泄漏时,下列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附近人员戴上用烧碱溶液浸湿的口罩躲到低洼处的水塘边
B.附近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上风方向向高处转移
C.消防人员先戴上防毒面具再进入现场
D.消防人员向氯气泄漏处洒烧碱溶液
参考答案:A.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氯气泄漏时,要人群向高处疏散,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但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如果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虽然能减弱氯气的毒性,但人易被氢氧化钠腐蚀,故A错误;
B.氯气能溶于水,其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氯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疏散,故B正确;
C.氯气有毒,消防人员先戴上防毒面具再进入现场,可防止中毒,故C正确;
D.因为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生成了无毒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近几年,液氯、液氨、硝基苯等物质的泄漏事故不断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
B.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用作致冷剂
C.工业上用苯的硝化生产硝基苯,其原料无毒,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液氯、液氨、硝基苯泄漏都可以用NaOH溶液处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液氯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
B 正确。
C 错误,用苯和硝酸反应生产硝基苯,苯是有毒的,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 错误,液氯、液氨泄漏都可以用NaOH溶液处理,硝基苯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用NaOH溶液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7分)氯水中存在的分子有:?和H2O,离子有:?和极微量的OH-,向其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Cl2、HClO?(2分)? H+
? Cl- ClO-(3分)?氯水中的H+
使石蕊显红色,后HClO的强氧化性又使红色褪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当不慎有大量Cl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 ]
A.NaOH
B.NaCl
C.NaHCO3
D.NH3·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