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A.Al-Al2O3-Al(OH)3-NaAlO2
B.Mg-MgCl2-Mg(OH)2-MgO
C.S-SO3-H2SO4-MgSO4
D.Si-SiO2-H2SiO3-Na2?SiO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解答:
A.铝在氧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氢氧化铝能和烧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盐;
B.Mg在Cl2中反应生成MgCl2,MgCl2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Mg(OH)2,Mg(OH)2分解生成MgO;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氯水氧化为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
D.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能和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再加入强酸可制得硅酸;
解答:A.铝在氧气中反应4Al+3O2
2Al2O3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生成Al(OH)3,氢氧化铝能和烧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生成偏铝酸钠盐,故A错误;
B.Mg在Cl2中反应Mg+Cl2
MgCl2,MgCl2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Ca(OH)2=Mg(OH)2↓+CaCl2,生成Mg(OH)2,Mg(OH)2分解:Mg(OH)2
MgO+H2O,生成MgO,故B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S+O2
SO2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氯水氧化为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故C错误;
D.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2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SiO2不能一步生成H2SiO3,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硅酸钠,再加入强酸可制得硅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物质之间的转化等,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氨水中通入过量SO2:2NH3·H2O+SO2===2NH+SO+H2O
B.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H2O+SO2===2HClO+SO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3OH-+2CO2===CO+HCO+H2O
D.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H)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SO2过量时应生成HS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SO2===NH+HSO;B项HClO具有强氧化性,与SO不共存;D项氨水不溶解Al(OH)3。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将Fe、FeO、Fe3O4混合物均分成两等份,在相同条件下,一份用足量H2还原,参加反应H2的体积为V1,另一份用足量稀HNO3处理得NO气体体积为V2,若V1:V2=3:1,则原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2:3:2
B.3:2:2
C.1:2:3
D.3:2: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设Fe、FeO、Fe3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根据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b+4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3a+b+c=n(NO)×3,因为体积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3a+b+c=b+4c,解得a=c。故只有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C和CuO在高温下反应可能生成Cu、Cu20、C02、CO.现将1g碳粉跟8gCuO混合,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NaOH溶液,收集残余气体.测得溶液增重1.1g,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mL.下列说法错误的
A.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时,有0.6g碳参加了反应
B.试管中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共转移电子0.15mol
C.反应后的试管中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7.2g
D.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NaOH溶液,收集残余气体.测得溶液增重1.1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mL为一氧化碳的体积,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
A、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碳原子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和,根据m=nM计算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
B、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C、碳粉与CuO的总质量减去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的质量即为反应后的试管中固体混合物总质量.
D、根据氧原子守恒计算反应后试管中固体混合物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铜元素守恒计算反应生成铜的物质的量.
解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NaOH溶液,收集残余气体.测得溶液增重1.1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025mol,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mL为一氧化碳的体积,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025mol.
A、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碳原子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和,所以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025mol+0.025mol)×12g/mol=0.6g,故A正确;
B、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25mol×4+0.025mol×2=0.15mol,故B正确;
C、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总质量为0.025mol×44g/mol+0.025mol×28g/mol=1.8g,所以反应后试管中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1g+8g)-1.8g=7.2g,故C正确.
D、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0.1mol,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025mol×2+0.025mol×1=0.075mol,反应后氧原子存在于氧化亚铜中,所以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75mol=0.025mol,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25mol×2=0.05mol,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075mo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难度较大,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关键根据原子守恒进行计算,注意守恒思想在混合物计算的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据医学报道,常吃盐腌菜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高5-6倍,这是因为腌菜发酵时
A.纤维素被水解为葡萄糖
B.氯化钠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镁
C.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D.Na+和Cl-的浓度大大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腌菜过程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而亚硝酸盐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致癌物质之一.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