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由CO、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kPa、120℃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293,则原混合气体中CO所占体积分数为
A.1/3
B.2/3
C.1/2
D.1/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潮湿的Cl2,新制的氯水,次氯酸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其原因是这些物质中含有
A.HCl
B.Ca(ClO)2
C.Cl2
D.Hcl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氯气没有漂白性,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次氯酸的漂白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氯气的漂白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红色花瓣遇到新制氯水,颜色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褪色
B.不变色
C.颜色加深
D.变蓝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有色物质,所以红色会褪去。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新科学家》2009年1月10日报道,通过取样分析,目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水平是385ppm,带来了明显的温室效应.“ppm”是一种
A.浓度单位
B.质量单位
C.体积单位
D.长度单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ppm浓度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
解答:ppm浓度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所以“ppm”是一种浓度单位,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ppm浓度的概念,难度不大,掌握概念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Fe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B.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0.2mol电子
C.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D.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水解显酸性,A不正确;过氧化钠和CO2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1个电子,B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