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CO浓度
2、简答题 下表数据是某科研机构在某温度下测得的金属镁、锌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金属表面生成氧化物薄膜的实验数据记录:
反应时间t(h) | 1 | 4 | 9 | 16 | 25 MgO膜厚Y(nm) 0.02a 0.08a 0.18a 0.32a 0.50a ZnO膜厚Y(nm) 1.0×10-3b 4.0×10-3b 9.0×10-3b 1.6×10-2b 2.5×10-2b NiO膜厚Y(nm) 0.3c 0.6c 0.9c 1.2c 1.5c
|
(说明:a、b、c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建立金属氧化物的膜厚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MgO:______;ZnO:______.
(2)金属在一定温度下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物薄膜的生长率来表示,计算金属锌在此高温下1-25h内的氧化腐蚀速率.氧化腐蚀速率:______.
(3)为了比较三种金属的氧化腐蚀速率,实验中除了要控制相同的温度外,还应该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绘出NiO膜厚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5)综合以上信息,判断三种金属中哪种金属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蚀性:______.
3、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3+5O2
4NO+6H2O(g),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O2)=0.001mol/(L·S)
B.v(NH3)="0.002" mol/(L·S)
C.v(H2O)="0.003" mol/(L·S)
D.v(NO)="0.008" mol/(L·S)
4、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二组实验:
(I)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中,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设计了如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图一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或者将FeCl3溶液改成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的Fe2(SO4)3溶液。

(2)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图二所示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是 。
5、填空题 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
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
v(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
,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________,v(B)=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中,x=__________,y=__________,p=________,q=________
(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a mol,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 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
①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