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9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上述分类方法叫做?,类别1除④⑥外还有?,
写出类别2的名称?。
(2)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往100 mL烧杯中加入50 mL水并加热至沸腾,?。
②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从外观上很难进行区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B.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参考答案:(9分)
(1)树状分类法(1分)?⑦⑨(2分)?非电解质(2分)
(2)①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2分)?
②AC(2分)
本题解析:本题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胶体等概念的考查。
(1)简单分类方法有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该分类是树状分类法;铜、二氧化碳、氯化铵、、熟石灰、碳酸钙、、醋酸、金刚石中单质是铜和金刚石,化合物中不能导电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虽然可以导电,但实际导电的是碳酸,二氧化碳本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2)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中注意的问题:①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②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③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加热煮沸到有红褐色溶液出现就停止加热,但不宜长时间加热。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是由它决定的。胶体与溶液的外观相似,一般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
点评:判断电解质的方法:就是看物质类别,只要是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如MgO、Al2O3)及水,则是电解质;除此之外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非电解质,如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酒精和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只要把握住分类方法、电解质的概念及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胶体的性质,本题可以很快解决,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是氧化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主要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主要是化学变化
B.CH2=CH-COOCH3既能够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者是混合物
参考答案:A、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下加强热发生分解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用进行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CH2=CH-COOCH3中含有C=C双键,性质较活泼,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羧酸,故B正确.
C、淀粉和纤维素虽具有相同的表示式,但n不同,则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动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n值不同导致分子式不同,所以都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的理由主要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
B.二氧化硅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弱酸
C.二氧化硅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的理由主要是二氧化硅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本题的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性氧化物的基础知识,考生要知道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本题属于对该基本概念的考查,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⑤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①错;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是否发生电子转移,②正确;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错误;根据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⑤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