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
B.铊(T1)是铝的同族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推测T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C.已知锶Sr与镁同族且原子半径大于钙,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比硫化氢稳定性差
参考答案:A、砹(At)属于卤素单质,从上到下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单质由气体过渡为固体,所以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故A正确;
B、铊(T1)是铝的同族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碱性逐渐增强,T1(OH)3不是两性氢氧化物而属于一种强碱,故B错误;
C、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锶Sr与镁同族且原子半径大于钙,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所以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C正确;
D、同主族,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硒化氢(H2Se)比硫化氢稳定性差,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开始于
[? ]
A.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B.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
C.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D.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解后不留残渣的是(? )
A.NaHCO3
B.NH4HCO3
C.KClO3
D.CaCO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化学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1AgNO3溶液,振荡,生成黄色沉淀,说明Ksp(AgI)比Ksp(AgCl)大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
D.SO2、Cl2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其原理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产生该现象的也可能是溶液中含有CO32—、SO32—;B项说明Ksp(AgI)比Ksp(AgCl)小;D项SO2的褪色原理是与有色物质化合为无色不稳定的物质,Cl2用于漂白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的强氧化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