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由乙烯(C2H4)和乙醛(C2H4O)组成的混和气体,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是72%,则混和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是:
A.36.36%
B.22.22%
C.16.00%
D.12.0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和溴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
B.向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再依次加入适量浓硝酸和苯,然后加热制取硝基苯
C.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以得到平稳的气流
D.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在Fe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错误。B.向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浓硝酸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并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时再加入苯,然后水浴加热制取硝基苯。错误。C.实验室用电石遇水反应制取乙炔时,反应速率很快。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并逐滴滴加,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正确。D.在溴乙烷中Br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的。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取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就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共10分)已知某有机物中n(C): n(H)="1," 将W1g该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V L,产物只有CO2和H2O,且m(CO2)=w2g,m(H2O)=W3g。
(1)若通过计算来确定该有机物是否含氧,除已知的碳氢原子个数比外,还至少需上述数据中的 个,这几个数据的组合共有 种,将这些组合一一填入下列空格中。
说明:①选用V、W1、W2、W3表示,不必列出具体计算式;
②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2)当W1与V之间满足 条件时,该有机物中一定没有氧原子,当W1与V之间满足 条件时,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原子。
(3)W1g有机物中含氧的质量为 g。(用含W1、W2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2, 5
W1,W2
W?1,W3
W?3?,V
W1,V
W2,V
?
?
?
(错写一个,倒扣1分)
(2)V=
W1 V<
W1
(3)W1-
W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和气体,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是72%,则混和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是(?)
A.32.33%
B.22.65%
C.19.56%
D.2.1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乙炔为C2H2,乙醛为C2H4O---C2H2(H2O),CH中碳氢比为12:1,碳的质量分数是72%,氢的质量分数为6﹪,H2O中总含量为22﹪,氧的质量分数为22﹪×16/18=19.56﹪。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0分)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物质
| 乙醛
| 乙酸
| 甘油
| 乙二醇
| 水
|
沸点
| 20.8℃
| 117.9℃
| 290℃
| 197.2℃
| 10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分)
(2)试管A的反应液中(1分)测量反应溶液的温度(1分)?试管A的支管口处(1分)?收集含乙酸的馏分(1分)
(3)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1分)?乙二醇或甘油(只写一个)(1分)
(4)方法一: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未,放入一个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试管C中的液体,若有气体产生,则说明试管C中含有产物乙酸。
方法二:把一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管C内的液体,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后,用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进而说明是否有乙酸生成(答案合理均正确)。(2分)
本题解析:(1)根据C中收集到的是乙酸可知,乙醛被氧化直接生成乙酸,方程式为
。
(2)开始阶段,乙醛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需要测量反应液的温度,即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试管A的反应液中。当反应结束之后,需要将乙酸蒸出,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因此需要将水银球放在试管A的支管口处。
(3)B的作用是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由于乙酸的沸点是117.9℃,所以B中的液体的沸点必须大于117.9℃,所以可选择甘油或乙二醇。
(4)乙酸含有羧基显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气体。或者通过测量溶于的pH来验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