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mL。![]() ![]() ![]() ![]()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6分) 本题解析:[方案一]由于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而铝是反应的,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合金中铝的质量最多是5.4g×0.97,则物质的量的是0.2mol×0.97,因此需要氢氧化钠是0.2mol×0.97,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体积至少是97mol;由于固体会吸附某些离子,所以固体的质量会增加,则镁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6 mol/L 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填写下列空白: 参考答案:(1)NaOH溶液?铁屑? Fe+H2SO4===FeSO4+H2? 本题解析:制取Fe(OH)2的关键是防止氧气的氧化,预先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结合所给装置及药品,制取Fe(OH)2:FeSO4+2NaOH=Fe(OH)2↓+Na2SO4;而通过反应Fe+H2SO4=FeSO4=H2↑产生的氢气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0分)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在沸腾炉中煅烧黄铁矿、SO2的催化氧化及其SO3的吸收。请回答下列几个有关硫酸工业中的几个问题。 |

参考答案:(1) D(2分),(2)防止催化剂中毒(2分)? (3)冷凝管(1分)
(4) 2VOSO4=SO2+V2O5+SO3(2分)? (5)CaSO4·2H2O(3分)
本题解析:(1)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是BaSO4;根据绿矾分解的方程式,产物Fe2O3留在试管中,SO3和H2O同时冷凝便得到硫酸,收集在试管a中,硫酸的检验分为两部分,既要检验H+,又要检验SO42—,要回答全面。试管b中溶液用来检验SO2气体,故用品红溶液,SO2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红色恢复。根据生成SO3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求得生成硫酸的理论浓度:设生成1molSO3和14molH2O,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80+14×18)=29.5%。(2)由于接触室中使用V2O5作催化剂,为防止催化剂中毒,因此必须进行除杂操作。(4)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可知催化剂(V2O5)在反应过程中先参与反应,而后又生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在反应a中钒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可推知还原剂应为SO2,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O2+V2O5=V2O4+SO3,反应b中根据元素守恒可确定SO2也参与反应,钒元素化合价不变,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反应过程中O2也参与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V2O4+2SO2+O2=2VOSO4,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c中有V2O5生成,可推知反应c为2VOSO4=SO2+V2O5+SO3。
(5)要考虑到SO2和碱或盐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亚硫酸盐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氧化,结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72可确定产物为生石膏CaSO4·2H2O,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SO2+O2+2CaCO3+4H2O=2 [CaSO4·2H2O] +2CO2或2SO2+O2+2Ca(OH)2+2H2O=2 [CaSO4·2H2O]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9分)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部分装置已略去)。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浓氨水与NaOH固体混合可制取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氯气和氨气相遇,有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MnO2+4H++2Cl-△Mn2++Cl2↑+2H2O(2分)
(2)NaOH具有吸水性并且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OH-浓度增大,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3分)
(3)3Cl2+8NH3===6NH4Cl+N2(2分)
(4)
?(2分)
本题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1)装置A是制氯气的装置,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生成氯气的反应,注意浓盐酸拆开,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2)用固体氢氧化钠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放出热量;同时OH-浓度增大,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用氧化钙也可以达到目的。
(3)有浓厚的白烟不是氯化氢,是氯化铵固体,常见的气体单质是氨气,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
(4)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要水解,氯离子浓度最大,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点评:根据现象写出方程式要注意能准确判断产物。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分子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