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中,是由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可用铝槽车运输,是由于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会发生反应
D.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由于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的氧化性,因此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中,A正确;B、金属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金属钠着火燃烧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沙子扑灭,B不正确;C、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因此浓硫酸可用铝槽车运输,但钝化是化学变化,C不正确;D、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预先加入含有酚酞的水的烧杯中,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D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X、Y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的是( )
A.Y的阴离子Y2-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
B.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
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
参考答案: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Y的阴离子Y2-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则非金属性:X>Y,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但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确定,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可说明非金属性:X>Y,故C正确;
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说明X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正确的是(?)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NH3
| 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
B
| Cl2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先变 红后褪色
|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
C
| C2H2
| 溴水
| 溶液褪色
| C2H2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
D
| X
| KI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
| X可能是Cl2或NO2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收集NH3应短管进;B项,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C项,C2H2中含有碳碳三键;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中子数相同
B.它们是相同的原子
C.它们的性质相似
D.它们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T2O与D2O
B.
K与Ca
C.O2和O3
D.H和H
参考答案:A.T2O与D2O都是分子,不是原子,故A错误;
B.4019K与4020Ca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元素的原子,故B错误;
C.O2与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21H和31H质子数相同为1,中子数不同分别为1、2,是氢元素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