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右下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2、选择题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 项
| a
| b
| c
|
A
| NO
| NO2
| HNO3
|
B
| Na2SiO3
| Si
| SiO2
|
C
| HCl
| HClO
| Cl2
|
D
| S
| SO2
| SO3
|
?
3、选择题 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
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 > 1
4、简答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根据同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预测出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请你根据实验室常用试剂和仪器帮助甲同学设计实验,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______.
(2)乙同学欲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设计的理论依据是______.?但也有同学根据硝酸具有挥发性,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请你帮助该同学提出修改意见______.
(3)丙同学从资料中获悉:元素周期表中处于象硼与硅这样“对角线”位置的某些元素性质相似.预测金属铍应该具有与______相似的性质,能证明其预测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4)丁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验证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B、C处分别是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丁同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______.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一定强的是( )
A.常温时,A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B不能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与足量酸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A比B多
D.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