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微粒半径大小:S2->Cl->F->Na+>Al3+
B.热稳定性大小:SiH4<PH3<NH3<H2O<HF
C.熔点高低:石墨>食盐>干冰>碘晶体
D.沸点高低:NH3>AsH3>PH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l->F->Na+>Al3+,故A正确;B、非金属性F>O>N>P>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稳定性是SiH4<PH3<NH3<H2O<HF,故B正确;C、熔点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对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熔点:金刚石>食盐>碘晶体>干冰,故C错误;D、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砷化氢和磷化氢的,故D正确;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金刚烷的结构如图,
它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连成的空间构型。请根据中学学过的异构现象判断由氯原子取代金刚烷亚甲基(—CH2—)中氢原子所形成的二氯取代物的种类
A.4种
B.3种
C.2种
D.6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金刚烷的结构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高度对称的结构,整个结构由四个完全等同的立体六元环构成。因此,金刚烷的六个亚甲基(-CH2-)上的氢原子是完全等效的,所以金刚烷亚甲基(-CH2-)中氢原子所形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 1 种。当亚甲基有一个氯原子取代后,亚甲基上氢原子三种环境(含被氯连接的碳原子),所以由氯原子取代金刚烷亚甲基(-CH2-)中氢原子所形成的二氯取代物只有 3 种,故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对空间结构有清晰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顺铂[Pt(NH3)2Cl2]是1969年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碳铂是1,1环丁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的简称,属于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其毒副作用低于顺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铂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B.顺铂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无抗癌活性,无极性
C.碳铂的中心原子铂( II)的配位数为4
D.1moll,1-环丁二羧酸含有
键的数目为12N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内没有手性碳原子,A不正确;单键都是α键,而双键是由一个α键和1个
构成的,所以 1moll,1-环丁二羧酸含有
键18mol,D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项的叙述中都包含两个数值,前一数值大
于后一数值的是
A.H2S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和H2O中的分子间作用力
B.NH3中的键角和CCl4中的键角
C.晶体硅中Si—Si键的键能和金刚石中C—C键的键能
D.氨分子中N—H键的极性和甲烷分子中C—H键的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
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