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于铁在海水的腐蚀及防护设计实验如下(烧杯中装的是海水),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1中的铁被腐蚀得最快
B.2中的铁被腐蚀得最慢
C.3中是电化学防腐蚀的运用,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4中装置也能起到防止铁被腐蚀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1中铁直接和海水接触,发生化学腐蚀;2、3中均构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性是Zn>Fe>Cu,所以2中铁是负极,被腐蚀。3中铁是正极,被保护;4是电解池,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被腐蚀的速度最快,即A、B和D都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和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试题,难度不大。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下列现象不能用电化学腐蚀来解释的是( )
A.铜板上的铁铆钉在阴雨天易生锈
B.马口铁(镀锡的铁)破损后很快生锈
C.铜器皿在高温环境中迅速变黑
D.电工作业中若将铜、铝导线直接相连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
参考答案:A.铜、铁和雨水能构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所以铁生锈能用电化学解释,故A不选;
B.铁、锡和电解质溶液能构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锡作正极,所以铁生锈能用电化学解释,故B不选;
C.铜器皿在高温环境中迅速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变黑,属于化学腐蚀,不能用电化学解释,故C选;
D.铜、铝和电解质溶液易形成原电池,铝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加速Al的氧化,所以能用电化学腐蚀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防止金属腐蚀的做法不可行的是
A.在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刷油漆以防锈
B.衣架和电线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以防锈
C.在钢材制造的大型船舶上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
D.自行车的钢圈和车铃上镀上一层铬,既耐腐蚀又美观耐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刷油漆以防锈并不能防止金属的腐蚀,因为机械转动部位容易磨损油漆,导致金属的腐蚀,其余选项都是可以防止腐蚀的,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电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埋在潮湿疏松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参考答案:A.轮船水线下的船壳装上锌块后,可保护船壳在海水中不被腐蚀,因为Zn比Fe活泼,Zn与Fe构成原电池,在海水中锌被腐蚀,从而保护船壳,发生原电池反应可用电化学知识解释,故A正确;
B.镀锡铁破损后发生电化腐蚀,因Fe比Sn活泼,因而是铁被腐蚀,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可用电化学知识解释,故B正确;
C.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铁、C和潮湿的空气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铁的腐蚀,而干燥土壤里的缺少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电池,不易腐蚀,属于此现象与电化学知识有关,故C正确;
D.银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发生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B.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C.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D.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参考答案:A、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常见,故A正确;
B、用铝质铆钉、铁板、潮湿的空气构成了原电池,铝质铆钉作负极,容易腐蚀,铁板得到保护,故B错误;
C、因钢铁生锈需要氧气、水,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故C正确;
D、锌块、船身(铁)、海水构成了原电池,锌块作负极、容易腐蚀,船身(铁)得到保护,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