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 ,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16∶11
B.分子个数比为16∶11
C.体积比为1∶1
D.氧原子个数比为1∶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等质量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比为11:16,氧原子个数比为11:16,B、D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A正确、C错误;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阿佛加德罗定律内容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推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uSO4、Na2CO3、NaCl、C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将此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取上述溶液少许滴加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判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若要进一步鉴定是否含有该物质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CuSO4、CaCl2;Na2CO3;NaCl;量取少量溶液,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NaCl存在,否则无NaCl存在。
本题解析: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原固体物质中肯定没有CuSO4,也说明Na2CO3和CaCl2不能同时存在;所得溶液中加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一定有Na2CO3,则肯定无CaCl2;而NaCl是否存在不能确定。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括号内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C.苯中的苯酚(Br2水、过滤)
D.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洗气)
参考答案:A.溴乙烷和水互不相溶,乙醇和水混溶,可用水多次萃取分离,故A正确;
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从而影响被提纯的物质,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故B错误;
C.加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和苯混溶,不能将 杂质除去,应用NaOH溶液分离,故C错误;
D.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应用溴水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操作与所用仪器(或试剂)一定匹配的是
A.分液~长颈漏斗
B.蒸馏~冷凝管
C.萃取~乙醇
D.溶解~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分液可以用分液漏斗来分离;
B、蒸馏装置: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温度计,双孔塞等;
C、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作萃取试剂;
D、物质的溶解不一定用水来溶解,有的物质是难溶于水的.
解答:A、分液可以用分液漏斗来分离,不能用长颈漏斗,故A错误;
B、蒸馏装置中的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温度计,双孔塞等,故B正确;
C、在实现物质的分离试验时,由于乙醇和水是互溶的,有时不能用作萃取试剂,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不一定用水来溶解,因为有的物质是难溶于水的,必须采用其他溶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分离的方法和仪器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