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轨道表示式表示的原子基态(能量最低状态)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

A? B
?
C ?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洪特规则电子总是自旋方向相同的分别占据不同的简并轨道,A选项中2s轨道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A错误;C选项中2s轨道中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C错误;2p轨道的3个电子自旋方向应该相同,D错误;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8分)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
(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4)由元素A、C及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H4C)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8分)
(1)氮、硫、氟?(2)三;ⅥA?(3)
(4)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每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 “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铁是地壳中含量较丰富的元素,仅次于氧、硅、铝元素,其单质及合金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化学上常用KSCN溶液等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1)Fe3+离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2)一种铁晶体的晶胞属于体心立方堆积,则该晶胞中所包括的铁原子的个数是?。
(3)C、N两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
(4)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
(5)离子化合物Fe2O3的熔点高于KC1的熔点的原因是?。
(6)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的原子的个数是?。
参考答案:A.(1)1s22s22p63s23p63d5(2)2
(3)NH3>CH4(4)N>O>C
(5)Fe2O3的晶格能大于KCl的晶格能(6)2
本题解析:(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Fe3+离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5。
(2)在体心立方堆积中,含有的铁原子个数是8×1/8+1=2。
(3)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N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所以稳定性是NH3>CH4。
(4)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由于氮元素的2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即N>O>C。
(5)由于Fe2O3的晶格能大于KCl的晶格能,所以离子化合物Fe2O3的熔点高于KC1的熔点。
(6)Q位于体心处,X位于面心处,所以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的原子的个数是2个。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同且A元素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M;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以下三
种说法中,可以验证C和E非金属性强弱的是(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 B、D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C、D 元素原子所对应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4)写出由A、C、D、E四种元素共同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B2A4是一种可燃性液体,B2A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B2A4的氧化产物为B2。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6)已知1mol D与水反应放出283.5kJ的热量,试写出D与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参考答案:(14分)(1)第二周期ⅥA族?( 1分)?、bc?(2分)
(2)
?(1分)、r(N 3-) > r(O2-) > r(Na+)?(2分)
(3)离子键、共价键?(2分)?(4)HSO3-+H+ = H2O+SO2↑?(2分)
(5)N2H4+ 4OH--4e-= 4H2O+N2?(2分)
(6)2Na(s)+2H2O(l)=2NaOH(aq)+H2(g)?△H =" –567" kJ/mol ?(2分)
本题解析:A元素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同且A元素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最小,所以A是氢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M,则B是氮元素,M是硝酸铵;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而D的原子序数大于氮元素的,但小于E元素的,所以D应该是钠元素;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则E是S元素;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因此根据C的原子序数小于钠的大于N的可知,C一定是氧元素。
(1)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降低,所以非金属性强的是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非金属性强弱与单质的沸点无关系,a不正确。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说明C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属于非金属性强,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c正确,答案选bc。
(2)B、D元素所形成化合物是氮化钠,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则其电子式为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B、C、D 元素原子所对应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N 3-) > r(O2-) > r(Na+)。
(3)硝酸铵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4)A、C、D、E四种元素共同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这说明两种化合物应该是硫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SO3-+H+ = H2O+SO2↑。
(5)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则根据N2H4的氧化产物是氮气可知,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 4OH--4e-= 4H2O+N2。
(6)1mol钠与水反应放出283.5kJ的热量,则钠与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是2Na(s)+2H2O(l)=2NaOH(aq)+H2(g)?△H =" –567" kJ/mol。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A.H2O 、H2S 、H2Se 、H2Te
B.F2 、Cl2 、Br2、I2
C.Li 、 Na 、 K、 Rb
D.NaCl 、MgCl2、金刚石、晶体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