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He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C.22.4LCl2所含原子数为2N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正确,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氦气是1个原子构成的,所以选项B准确;C不正确,因为没有注明气体的状态;D不正确,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答案选B。
点评: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B.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mL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 =" 1:" 3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 =" 2:" 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0~25mL没有气体生成,从25mL开始加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共消耗盐酸100mL﹣25mL=75mL,两个过程消耗的酸的体积比为1:3,则NaOH溶液通入一定量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物质的量的关系是Na2CO3:NaHCO3=1:2,D正确,则C错误;由HCl~NaCl~NaOH,则NaOH的物质的量为0.1L×0.2mol/L=0.02mol,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0.1=0.2mol/L,故A错误;由Na2CO3:NaHCO3=1:2,由碳原子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75*0.2=0.015mol,则加入足量盐酸产生CO2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0.015mol×22.4L/mol=336mL,B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
B.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来定容,会使得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C.纸层析实验中,滤纸上的试样点可以用毛细管来点,使试样点的面积小
D.实验室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验甘油,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绛蓝色沉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g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NA
B.1L0.1mol?L-1CaCl2溶液中Cl-数为0.1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6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总数为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个,而32gS的物质的量是1mol,最外层电子总数为6Na,A不正确;根据氯化钙的化学式可知,1mol氯化钙中含有2mol氯离子,所以选项B中Cl-数为0.2Na,B不正确;甲烷的分子式是CH4,含有10个质子,所以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C不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分子总数为Na,D正确,答案选D。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其解题的方法思路是,在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各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的浓度等转化为指定粒子的物质的量(mol)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1mol/L的稀硫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硫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填字母).
A.5mL B.10mL C.15mL D.50mL
(3)在量取浓硫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硫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在盛硫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少量,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作中,
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4)指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地方,并进行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硫酸,其配制的稀硫酸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下同).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硫酸浓度会________。
参考答案:(1)250
(2)13.6 ;C
(3)③①④②
(4)③错,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蒸馏水中
(5)偏低 ;偏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