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红色)+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 )
A.H+
B.OH-
C.K+
D.H2O
参考答案:A.向溶液中加入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溶液橙红色加深,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导致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溶液橙红色变浅,故B错误;
C.向溶液中加入钾离子,钾离子不参加反应,所以对平衡无影响,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水,导致Cr2O72-浓度降低,则溶液橙红色变浅,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Z,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a X( ?)+2Y( ?)
3Z(g) ,此时Ⅱ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B.若X、Y有一种为气体,到达平衡后若在Ⅰ中再加入1molZ,则新平衡时Y 的体积分数变大
C.若X、Y均为气态,则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Ⅰ>Ⅱ
D.若X、Y有一种为气态,到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2molZ,则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在合成氨的反应中,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如图象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

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
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
(2)如图所示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N2,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NH3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容器编号)

(3)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所示):
4NH3+5O2

4NO+6H2O
4NH3+3O2

2N2+6H2O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______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的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1)、工业合成氨为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H<0 增大压强时平衡向右进行,氨气的百分含量增大,
因△H<0,为放热反应,增加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减少,故答案为:b,a.
(2)、以②为基准,①外有隔热套,相当于在②基础上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减少.③是恒压状态,相当于在②基础上加压,平衡向右进行,氨气的百分含量增大.所以NH3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②<③
故答案为:①<②<③;
(3)、由图象可知在温度较低时生成氮气.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是因为反应4NH3+5O2

4NO+6H2O时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故产率降低.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向移动,进一步与NO反应生成硝酸.
故答案为:N2;生成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下降;进一步与NO反应生成硝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92?kJ/mol,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合成氨反应,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H3占平衡混合气体体积的1/3,则平衡混合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L,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3)平衡时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0.10?mol,则N2的转化率α(N2)=________.
(4)实验测得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体系内各物质的浓度有以下关系:v=kc(N2)·c1.5(H2)·c-1(NH3)(k为常数),请根据此速率方程式,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对如何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提出三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0125 mol/(L·min)
(2)13.44;9.2
(3)50%
(4)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氮气的浓度、⑤增大氢气的浓度(答出以上任意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H<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B.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
C.使用催化剂有利于提高SO2与O2生成SO3的效率
D.用排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收集氯气
参考答案:A.对N2(g)+3H2(g)

2NH3(g);△H<0,正反应为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使氨的产率提高,就要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就要降温并且加压,A与勒夏特列原理符合,故A错误;
B.对2HI(g)

H2(g)+I2(g)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减小,I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正确;
C.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正确;
D.排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收集氯气,相当于对Cl2+H2O?H++Cl-+HClO加入NaCl,增大了Cl-的难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了氯气的溶解度,即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