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某气体a,胶头滴管中吸有少量液体b,当把溶液b挤进烧瓶后,打开止水夹不能形成“喷泉”的组合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氨气形成喷泉的原理是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将胶体滴管内液体挤出,氨气溶于水而导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从而形成喷泉,依据氨气形成喷泉的原理,如要形成喷泉,烧瓶内气体溶于水或与胶头滴管内液体反应而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内液体压入到烧瓶内,从而形成喷泉.
解答:A、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B不选;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
D、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氯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不能形成喷泉,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喷泉实验的发生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理解形成喷泉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试剂中,可用来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的是
A.盐酸
B.硝酸
C.烧碱溶液
D.蒸馏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HNO3有强氧化性可与银反应,而Ag与盐酸、烧碱、水等均不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因Ag与盐酸、烧碱、水等均不反应,不用来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而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试管内壁上的Ag反应使Ag溶解,
则硝酸可用来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硝酸的强氧化性是解答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金属的冶炼中,通常是通过在高温下加入还原剂来完成的是
A.Na
B.Al
C.Fe
D.A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钠和铝工业上是利用电解的方法制备的,银是通过高温分解的方法制取的,铁是利用高温还原法制备的,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足量NH3通入1.2mol/L FeCl3溶液:Fe3++3NH3?H2O=Fe(OH)3(胶体)+3NH4+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Ca2++2ClO-+CO2+H2O=CaCO3↓+2HClO
C.足量Cl2通入1.0mol/L Na2SO3溶液中:2SO32-+Cl2=2S↓+2ClO3-
D.乙醛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CH3CHO+2Ag(NH3)2++2OH-2Ag↓+CH3COO-+NH4++3NH3+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反应生成沉淀;
B.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HClO;
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D.发生银镜反应,生成Ag、醋酸铵、氨气、水.
解答:A.足量NH3通入1.2mol/L FeCl3溶液的离子反应为Fe3++3NH3?H2O=Fe(OH)3↓+3NH4+,故A错误;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离子反应为ClO-+CO2+H2O=HCO3-+HClO,故B错误;
C.足量Cl2通入1.0mol/L Na2SO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H2O+SO32-+Cl2=SO42-+2Cl-+2H+,故C错误;
D.乙醛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的离子反应为CH3CHO+2Ag(NH3)2++2OH-
2Ag↓+CH3COO-+NH4++3NH3+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胶体的制备及选项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把CO2通入含NaOH0.8 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1.37 g,则通入CO2的质量是
A.0.44 g
B.0.88 g
C.0.66 g
D.都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0.8 gNaOH若全部转化成Na2CO3,则其质量为1.06 g<1.37 g;若全部转化成NaHCO3,则其质量应为1.68 g>1.37 g.故NaOH吸收CO2时实际上生成了Na2CO3(x mol)和NaHCO3(y mol)的混合物.依Na原子守恒,得2x+y=0.02,且有:106x+84y=1.37,解得x=0.005 mol,y=0.01 mol,故通入CO2的物质的量为x+y=0.015 mol,质量为0.015 mol×44 g·mol-1=0.66 g.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