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足量的气体分别通入相应的溶液,下列实验一定可以得到沉淀的是
A.将SO2通入BaCl2溶液
B.将HCl通入NaAlO2溶液
C.将Cl2通入AgNO3溶液
D.将CO2通入Ca(OH)2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由于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弱,SO2与BaCl2不反应;
B.如盐酸过量,则最终生成AlCl3和NaCl;
C.将Cl2通入AgNO3溶液有AgCl沉淀生成;
D.如CO2过量,最终生成Ca(HCO3)2.
解答:A.由于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弱,SO2与BaCl2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故错误;
B.将HCl通入NaAlO2溶液,先发生反应:H++AlO2-+H2O=Al(OH)3↓,如盐酸过量,进而继续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
C.将Cl2通入AgNO3溶液,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同时发生:Cl-+Ag+=AgCl↓,有沉淀生成,故C正确;
D.将CO2通入Ca(OH)2溶液,如CO2过量,则发生:Ca(OH)2+2CO2=Ca(HCO3)2,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为了验证Na2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3,下列实验事实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B.加热后称重,看质量是否变化
C.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D.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呈黄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鉴别;B中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通过质量变化可以鉴别;C中稀盐酸和碳酸钠以及碳酸氢钠均反应放出CO2,不能鉴别;D中二者的焰色反应都是显黄色的,不能鉴别,答案选B。
考点: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鉴别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设计以及评价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可行的办法
A.加入KSCN溶液
B.通入氯气
C.加入NaOH 溶液
D.加入铁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阳离子只有钾离子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
C.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定含有钾离子
D.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钾离子,但一定含有钠离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说明溶液中有钾离子,无钠离子.若有钠离子,应为黄色,隔一钴玻璃片观察,能看到紫色火焰,才说明含有钾离子.
解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说明溶液中有钾离子,如果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能直接看到黄色火焰,说明含有钠离子.故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定含有钾离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焰色反应,注意掌握各种元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和观察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一种物质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它的化学式为
A.FeO
B.Fe2O3
C.Fe
D.Fe3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铁在吸氧腐蚀时产生铁锈,此为原电池原理,负极2Fe-4e-=2Fe2+,正极4e-+O2+2H2O=4OH-,总反应式2Fe+O2+2 H2O=2Fe(OH)2,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再分解生成氧化铁Fe2O3,这是红色物质,俗称铁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