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A.外观是否均一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有无丁达尔效应
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
参考答案: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有三种溶液:饱和FeCl3溶液、Na2Si03溶液、稀盐酸,现有下列说法:
①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边滴边振荡,便可制得Fe(OH)3胶体;
②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闯;
③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粒子会使光发生散射;
④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粒子都能透过滤纸;
⑤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
⑥常温下,pH=2的FeCl3溶液和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1010: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①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故①错误;
②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故②正确;
③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是由于光发生散射形成的,故③正确;
④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粒子都能透过滤纸,故④正确;
⑤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溶液最稳定,故⑤错误;
⑥常温下,pH=2的FeCl3溶液和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10-2:10-12=1010:1,故⑥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例中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
A.用明矾净水
B.用食醋除去水垢
C.用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
D.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参考答案:A.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K++Al3++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Al(OH)3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用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故A正确;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食醋和水垢都不是胶体,产物中无胶体,所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故B错误;
C.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的蛋白质的胶体,点豆腐就是设法使蛋白质发生凝聚而与水分离,所以用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是胶体的聚沉性质,故C正确;
D.胃酸(盐酸)过多的病人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时,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盐酸和Al(OH)3,以及产物中都无胶体,所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的碘化银胶体与氢氧化铁溶胶混合时,会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
①该AgI胶粒带正电荷 ②该AgI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③该碘化银胶粒带负电 ④Fe(OH)3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