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做了以下实验: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片,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试液,按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
A.B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
B.B中导气管里
形成一段水柱
C.金属片剪口变红
D.锌被腐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测定胆矾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加热时,强热蒸干,硫酸铜表面出现黑色固体
B.坩埚内附着有少量氯化钠固体
C.加热时,胆矾晶体未完全变白即停止加热
D.加热胆矾晶体后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______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除尽______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1)由于装置较大,用手捂的方法难以观察到明显现象,可在反应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在瓶B、C、D中出现气泡,熄灭酒精灯,瓶B、C、D中导管液面上升,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故答案为:反应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在瓶B、C、D中出现气泡,熄灭酒精灯,瓶B、C、D中导管液面上升,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C△.CO2↑+2SO2↑+2H2O,
故答案为:2H2SO4(浓)+C△.CO2↑+2SO2↑+2H2O;
(3)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水,可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然后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A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目的是检验 H2O,B中加入品红溶液,目的是检验 SO2,C中加入足量酸性KMnO4 溶液,目的是除去SO2,D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验CO2,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检验H2O;
品红溶液;检验SO2;
足量酸性KMnO4溶液;SO2;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4)二氧化碳不溶液酸性高锰酸钾,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被还原生成二氧化锰,则可观察到导管有气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瓶底有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故答案为:导管有气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瓶底有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参考答案:A.BaCl2与Na2SO4、(NH4)2SO4两瓶无色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故A错误;
B.NaOH与NH4NO3、(NH4)2SO4两瓶无色溶液反应,均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故B错误;
C.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与Ba(OH)2反应,现象分别为:白色沉淀、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现象、既有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各不相同,能够区别,故C正确;
D.AgNO3与Na2SO4、KCl、(NH4)2SO4三瓶无色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1)Al(OH)3+OH-=[Al(OH)4]-或Al(OH)3+OH-=AlO2-+2H2O
(2)通入CO2气体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NaHCO3,加入盐酸有CO2气体产生、Al(OH)3沉淀溶解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4)CO2+Ba(OH)2=BaCO3↓+H2O
(5)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