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区别乙醛、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酸性KMnO4溶液后振荡
B.加蒸馏水后振荡
C.与新制Cu(OH)2共热
D.加AgNO3溶液后振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区别乙醛、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加蒸馏水后振荡,不分层的是乙醛,分层,下层是油状液体的是溴苯,上层是油状液体的是苯。方法简单,便捷,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非金属性Cl>S的实验依据是酸性HCl>H2S
B.碳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氧元素,每个CO2分子中有4个σ键
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相同
D.Na、Mg、Al三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Al>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A的实验依据应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选项B,每个CO2分子中有2个σ键。选项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一定相同,如Na+和Cl-。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A.战国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距今约2400年)
B.马家窑文化遗址的粟(距今约5300年)
C.秦始皇兵马俑(距今约2200年)
D.元谋人的门齿(距今约170万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物考古工作者应用14C断代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该法建立在活的有机体中14C与12C之比保持恒定,而死去有机体中14C的含量由于衰变而逐渐减少这一基础上。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和元素Y组成的化合物Y2X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n-3
B.n-1
C.n+5
D.n+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B.图②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H>0,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③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
B、催化剂的使用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热;
C、强酸制弱酸;非金属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D、负极材料分别为铝和锌,是+3和+2价,故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