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知识有关的是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出沙洲的形成.
⑤土壤中施硝酸铵会使氮素流失.
⑥用电泳法除去陶土中的氧化铁.
⑦用石灰、纯碱法消除水的暂时硬度(除去水中的[Ca(HCO3)2和Mg(HCO3)2]).
⑧一束光线通过浓雾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⑨用FeCl3溶液对伤口止血比MgCl2的效果好.
⑩将装有淀粉和NaCl溶液的半透膜袋置于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向水中滴加碘酒,溶液未见变蓝.
A.①②④⑤⑥⑦⑧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现象,不属于胶体性质的是
A.丁达尔效应
B.电泳
C.能透过半透膜
D.发生聚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能产生电泳现象、能产生聚沉.
解答: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所以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带电荷的离子,所以能产生电泳现象,故B正确;
C、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C错误;
D、胶体能发生聚沉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溶于水后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B.向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血液透析”原理与过滤原理相似
D.除加入电解质可使胶体聚沉外,将胶粒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
B.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呈红褐色液体;
C.“血液透析”采用的是渗析原理;
D.根据胶体遇电解质溶液以及胶粒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胶体能产生聚沉;
解答:A.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不能用于水的杀菌、消毒,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呈红褐色液体,故B错误;
C.“血液透析”采用的是渗析原理,与过滤原理不相似,故C错误;
D.除加入电解质可使胶体聚沉外,将胶粒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胶体的性质与制备,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因不带电而稳定,胶体因带电而不稳定
B.硫酸铜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属于胶体
C.在医学上,BaSO4可以用作钡餐是因为Ba2+对人体无毒
D.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故不能除去热水器中的水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溶液和胶体都是中性分散系;
B、溶液无丁达尔现象;
C、钡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变性,硫酸钡溶解度小;
D、醋酸比碳酸酸性强.
解答:A、溶液和胶体都是中性分散系,溶液是温度分散系,胶体是较稳定分散系,故A错误;
B、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
C、钡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变性,硫酸钡溶解度小,在医学上可以用作钡餐,故C错误;
D、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故能除去热水器中的水垢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散系特征和性质分析判断,掌握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28Si、29Si、30Si是同种核素
C.常温下,向pH=a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盐酸时,溶液呈中性,则此盐酸的pH<14-a
D.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无此现象;
B、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位素,属于不同核素;
C、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pH=a的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盐酸溶液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D、依据盖斯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无此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故A正确;
B、28Si、29Si、30Si是硅元素的不同种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位素,故B错误;
C、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pH=a的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14+a,盐酸溶液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即pH<14-a,故C正确;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过程,焓变放热是负值,反应2C(s)+2O2(g)═2CO2(g);放热多;△H1<△H2,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分析比较,核素、同位素概念辨析,酸碱反应溶液酸碱性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理解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