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脱水性)
C.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氧化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浓硫酸吸收空气中水份为:吸水性。
B:浓硫酸与铜反应体现为强氧化性。
C:使有机物中的H和O原子按2:1生成水,体现为脱水性。
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发射“嫦娥”一号环月卫星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尾部喷出。该气体主要成分是CO2、H2O、N2、NO等,在发射现场可看到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O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5分)
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常用红磷与干燥的Cl2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红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O2会生成POCl3(三氯氧磷), POCl3溶于PCl3,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PCl3
| -112
| 75.5
|
POCl3
| 2
| 105.3
|
请回答: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装置中所盛试剂是?;E中烧杯内冷水的作用是?。
(3)实验前玻璃管之间连接需要用到橡皮管,其连接方法是:先把?,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中。
(4)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D装置的曲颈瓶中加入红磷,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一段时间后关闭K3,加热曲颈瓶至上部有黄色升华物出现时通入氯气,反应立即进行。其中通入干燥CO2的目的是?。
(5)实验制得的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红磷加热除去PCl5后,再通过 ?(填实验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6)实验后关闭K1,打开K2,将A、B中余氯通入300ml 1mol/L的NaOH溶液中。若NaOH恰好完全反应,则吸收氯气的物质的量为(假设反应生成了NaCl 、 NaClO 和 NaClO3等钠盐)?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是?。
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 MnO2?+ 4H+?+ 2Cl—△ Mn2+?+ Cl2↑+ 2H2O (其他合理答案均计分)
(2)?浓硫酸?冷凝,便于收集产品 (合理答案均计分)
(3)?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合理答案均计分)
(4)?排尽曲颈瓶中的空气,防止PCl3与O2等发生副反应(合理答案均计分)
(5)?蒸馏?
(6)? 0.15 (1分)? 0.15mol <? n <? 0.25mol (无单位此次不扣分)
本题解析:(1)A装置是产生氯气的装置,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离子方程式为 MnO2?+ 4H+?+ 2Cl—△ Mn2+?+ Cl2↑+ 2H2O ,或者用高锰酸钾溶液与浓盐酸不加热制取氯气;
(2)实验室常用红磷与干燥的Cl2制取PCl3,所以氯气需干燥后通入C中,B中盛放浓硫酸;PCl3的熔点较低,所以E中烧杯内冷水的作用是 冷凝,便于收集产品 ;
(3)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往往把胶管的一端用水浸湿,或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方便连接;
(4)因为PCl3遇O2会生成POCl3,所以装置内不能存在氧气,所以通入干燥CO2的目的排尽曲颈瓶中的空气,防止PCl3与O2等发生副反应生成POCl3;
(5)由信息可知,POCl3与PCl3都是液体,沸点相差较大,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6)300ml 1mol/L的NaOH溶液中Na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3mol,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的NaCl 、 NaClO 和 NaClO3等钠盐的总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需要氯气0.15mol;若只生成NaCl 、 NaClO ,则转移的电子最少为0.15mol×2×1/2=0.15mol,若只生成NaCl 、? NaClO3,则转移的电子最多,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aCl 、? 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5/6=0.25mol,当三种产物都存在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介于二者之间 0.15mol <? n <? 0.25mol 。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任何铵盐都具有的性质是(?)
A.都是晶体,都溶于水
B.都带有氨的刺激性气味
C.加热后都有氨气放出
D.与强碱混合加热都有氨气放出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NH4NO3加热可能生成N2。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反应容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C、D两个反应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反应容器代号)。
⑶浓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⑷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中稀硝酸表现的性质是?。
参考答案:⑴4NH3+5O2
4NO+6H2O?⑵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 C?
⑶4HNO3
4NO2↑+O2↑+2H2O?⑷3Cu+8H++2NO3-=3Cu2++2NO↑+4H2O?酸性和氧化性
本题解析:氮气与氢气在铁触媒的作用下反应产生氨气,氨气在Pt-Rh合金作用下加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和水,NO在吸收塔中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得到硝酸和NO。硝酸与氨气作用形成硝酸铵。⑴反应容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⑵在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为了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在C中发生反应:2NO+O2=2NO2;3NO2+ H2O == 2HNO3+ NO。在D中发生反应:HNO3+NH3=NH4NO3.前两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三个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容器为C。(3)浓硝酸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温度越高越容易分解,为防止浓硝酸的分解,常把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放在冷暗处。分解的方程式为4HNO3
4NO2↑+O2↑+2H2O 。⑷硝酸有强氧化性,不仅能把活泼的金属氧化,还能把不活泼的金属如Cu氧化。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其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在该反应中一部分硝酸中的N由+5价变为+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表现氧化性,还有一部分化合价没有变化,提供酸根离子用来形成硝酸盐,起酸的作用。故硝酸的作用是酸性和氧化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