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酶在中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强酸、强碱会破坏酶的催化作用,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属于常识性知识的检验,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把植物种子的蛋白质和浓HC1混合煮沸,将所得水解溶液浓缩后,再慢慢冷却则析出α-氨基酸A的盐酸盐B。取B的晶体1.835g制成水溶液,加入足量的
溶液生成1.435g沉淀。
(1)求A的摩尔质量。
(2)取10 g A使之正好完全反应生成钠盐C,需
溶液68 mL,试通过计算确定A的结构简式(不含甲基)。
参考答案:(1)
? (不写单位扣1分)
(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酶通常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发挥作用
D.高温或紫外线照射会降低酶的活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酶属于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并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在紫外线照射和强酸强碱的条件下,酶都会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所以C错误,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
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制肥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馒头里有淀粉物质,咀嚼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故有甜味;在酸性环境下,淀粉发生水解变成葡萄糖,故加碘不显蓝色;油脂属于酯类易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是氧化反应,故选C。
点评: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要能准确的区分,并要知道常见哪类物质会发生此类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巾、口罩等个人用品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都是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B.用浓Na2SO4、CuSO4溶液或浓硝酸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C.蛋白酶是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D.甘氨酸(H2N—CH2—COOH)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B选项,蛋白质与重金属铜会发生变性,不是盐析,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酶具有专一性,因此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所以BC选项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