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今夏,湖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用碘化银进行人工增雨
B.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华裔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在云雾厚度比较大的中低云系中播散催化剂(碘化银)可增加云中的凝结核数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并增大,形成降雨;
B项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汽车尾气是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使用新能源是减少光化学烟雾的有效途径
C项,太阳能、风能和氢能都属于清洁型能源,不污染环境
D项,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点评:此类题主要考察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考查物质的性质、用途等。平时多加留意积累即可。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3G”手机出现后,以光导纤维为基础的高速信息通道尤显重要。下列物质中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
A.铜合金
B.陶瓷
C.聚乙烯
D.二氧化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一种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它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铜合金可以做导体,但不是高速信息通道。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聚乙烯是制塑料的材料,这些都不具备高速信息通道的特点,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有比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D.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A不正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太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氢气,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制备氢气的原理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Na2SiO3溶液;?②CaCl2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得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2分)钡盐生产中会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
、
、
、
等]。某化工厂主要生产
、
、
,现利用钡泥制取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1)FeO2-极易水解而生成Fe(OH)3?(2)Fe3+在pH=3.7时即可水解即沉淀完全)

(1)酸溶后溶液中
,
与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且不使用浓硝酸,其原因是防止反应速率过快、浓硝酸挥发且易?。
(3)该厂结合本厂生产实际选用的X为?(填化学式);“中和Ⅰ”会使溶液中(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少。
(4)从
溶液中得到其晶体的分离方法叫?。
(5)废渣可直接排放。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2)分解
(3)BaCO3? Fe3+ ?H+
(4)蒸发结晶
(5)除去废渣中的可溶性钡盐,减小对坏境的污染
本题解析:(1)由题意可知FeO2—极易水解而生成Fe(OH)3,在硝酸中必然会生成硝酸铁
(2)硝酸是热不稳定酸,易分解
(3)使用工作自有的BaCO3,节省原料:消耗H+,提高pH,使Fe3+全部转化为沉淀
(5)钡盐属于重金属盐,必然洗涤除去,防止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