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室温下,向pH=1的某酸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3,其原因可能是
A.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B.酸溶液的体积可能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
C.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
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酸和碱分别和铝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2Al3++3H2↑,2Al+2OH-+2H2O=2NaAlO2+3H2↑,当足量的铝分别与酸和碱反应时,酸和碱完全反应,如果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3,则参加反应的n(H+):n(OH-)>1,根据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判断.
解答:酸和碱分别和铝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2Al3++3H2↑,2Al+2OH-+2H2O=2NaAlO2+3H2↑,当足量的铝分别与酸和碱反应时,酸和碱完全反应,如果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3,则参加反应的n(H+):n(OH-)>1,
A.如果酸是多元强酸,且两溶液的体积相同,则酸溶液中n(H+)等于碱溶液中n(OH-),所以生成氢气的体积比是1:3,故A错误;
B.如果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时,无论酸的强弱,则参加反应的n(H+)不小于参加反应的n(OH-),所以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3,故B正确;
C.如果两溶液的体积相同,且酸是弱酸,则参加反应的n(H+)大于参加反应的n(OH-),所以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3,故C正确;
D.如果酸是强酸,则酸的浓度C(酸)≤C(NaOH),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铝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有关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铝、氢气、酸、碱之间的关系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还要考虑酸的强弱,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30 g乙酸和64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85%,则可得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37.4 g
B.44 g
C.74.8 g
D.88 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等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作用,含有以上所说的两种作用的物质是
A.氦
B.石英
C.烧碱
D.食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既能表现出硝酸的酸性,又能表现出其氧化性的是
A.Fe2O3+HNO3
B.NaOH+HNO3
C.C+HNO3(浓)
D.Cu+H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硝酸表现氧化性,则反应后所含元素N的化合价降低,表现出酸性,反应物中有硝酸盐生成.
解答:A.Fe2O3+HNO3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硝酸只表现出酸性,故A错误;
B.NaOH+HNO3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硝酸只表现出酸性,故B错误;
C.C和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硝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故C错误;
D.Cu和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N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表现出氧化性,生成硝酸铜,硝酸还表现出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硝酸酸性与氧化性的判断,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7克化合物H2A含有3.01×1022个H2A分子,则H2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7
B.34
C.16
D.3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先通过分子数计算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从而得出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根据N=n×NA 得n═
═=
=0.05mol,
根据m=n×M得M=
=
=34g/mol,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不仅要记住基本公式还要会推导,分清物质的量、质量、分子数、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做题时要细心,注意题中给出的是分子数还是原子数,才能正确解答.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