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
氨的原理是:N2+3H2
2NH3△H<0,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图中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氨的合成
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③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图2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
(2)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导电.
④用方程式表示氨气溶于水且显弱碱性的过程:______;
⑤氨水中水电离出的c(OH-)______?10-7?mol?L-1(填写“>”、“<”或“=”);
⑥将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
2、简答题 ①某同学甲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杯中充满氨气,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氨气易液化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水显碱性
②同学乙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也获得了成功,他的做法如下: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烧杯中出现气泡,当烧杯中的液体显______色时撤去毛巾,过一会儿即形成喷泉.

③甲同学受乙同学做法的启发,同样用装置乙进行喷泉实验,他的做法是:打开止水夹,用包有冰块的毛巾捂住圆底烧瓶一段时间,你认为甲同学的做法能否______(填“能”或“否”)获得成功.
④如右图所示,在烧杯A中盛有适量稀硫酸,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C悬浮于溶液中央,

B中盛有与稀硫酸等密度的Ba(OH)2溶液.烧杯中插入两根碳棒,用两节5号电池做电源,连接一个小灯泡,闭合整套装置,同时将B中溶液逐滴加入烧杯A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中,除观察到碳棒上有气泡外,还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简答题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如图所示,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NH4HCO3是常用的氮肥,在施用时若受热会释放出______而降低肥效.检验NH4+的方法是______.

4、实验题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H2SO4 D.NH4HCO3与稀盐酸
(3)在图4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

5、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氯气和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和氨气的反应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烧瓶内的固体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
a.?烧碱?b.?生石灰 c.?二氧化硅?d.?五氧化二磷?
(2)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填编号)。装置Ⅰ中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
(3)写出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内出现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连接后尚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