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现有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测所得溶液的pH
B.取溶液滴入酚酞观察是否变红
C.取溶液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D.取溶液加入CuSO4观察是否有沉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应用逆向思维,假设钠没有变质,溶解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PH值应该大于7,滴入酚酞变红,加入CuSO4要生成沉淀。而这些结果与碳酸钠溶解于水后产生的结果相同,不能用于判断是否变质,于是应排除A,B,D。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金属钾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产物是
A.OH,H2
B.e(OH)3,KCl,H2
C.e,KCl
D.HCl,Fe(OH)3,K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钾是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钾再和氯化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钾,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学生主要是能够依据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进行类推即可。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C.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不相同
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A不正确;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是不反应的,选项B不正确;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是相同的,选项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澄清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7.8g的沉淀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1.6 mol/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将Na2O2和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发生反应:2Na2O2 + 2 H2O = 4NaOH+O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n( Na2O2 )= 0.2mol? n (O2) = 0.1mol? V(O2)=2.24L
n(Al)= 0.2mol? n (H2) = 0.3mol? V(H2)=6.72L?故反应过程中得到的气体V总=8.96L,错误;
B、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是0.3molNaCl和0.1molNaAlO2,由电荷守恒知:
c(Na+)=c(Cl-)+c(OH-)+c(AlO2-)-c(H+),错误;
C、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到: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后溶液的成分是0.2molNaOH和0.2mol NaAlO2,再通入0.3molHCl气体,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是0.3molNaCl和0.1molNaAlO2,生成0.1molAl(OH)3,质量为7.8g,正确。
D、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是0.3molNaCl? 0.1molNaAlO2,所以c(NaCl)= 0.3mol/0.2L=1.5 mo/L,错误。2O2和Al与水的反应,在化学选择题中电荷守恒法的应用,元素守恒法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对生成物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
A.FeBr2溶液和氯水反应
B.二氧化碳通人氢氧化钠溶液中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D.铜和硝酸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FeBr2溶液和氯水反应,存在先后关系,氯气少量时只氧化二价铁,当氯水过量时再氧化溴离子,不选。 B.二氧化碳通人氢氧化钠溶液中,二氧过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钠,少量时生成碳酸钠,不选。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三氯化铁,选C。D.铜和硝酸反应时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时生成一氧化氮,不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