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说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活泼的事实是
A.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B.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易液化
C.硝酸易挥发
D.硝酸是强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的是 (?)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s、p、d、f含有的轨道数目分别是1、3、5、7,所以K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1,L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M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9,N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16,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能级对应的轨道数目以及能层包含的能级数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元素A不存在同位素,阴离子A2-有x个电子,若A元素的原子质量数为m,则n gA2-阴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每个A2-阴离子质子数为 x-2
每个A2-阴离子中子数为m-x+2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第一次认识到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一个很大的成就是( )。
A.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在圆形轨道上运动
B.提出了原子核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
C.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原子能级之间的关系
D.应用了量子力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与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结合起来,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原因,为后来人们用更多的量子数来标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来解释复杂的原子光谱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所以D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已知N、P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A族元素,N在第2周期,P在第3周期。NH3
分子呈三角锥形,氮原子位于锥顶,三个氢原子位于锥底,N—H键间的夹角是107°。
(1)PH3分子与NH3分子的构型关系是________(填“相同”或“相似”或“不相似”),P—H______极
性(填“有”或“无”),PH3分子________极性(填“有”或“无”)。
(2)NH3与PH3相比,热稳定性________(填化学式)更强。
(3)NH3、PH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NH3比PH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键的极性N—H比P—H强
B.分子的极性NH3比PH3强
C.相对分子质量PH3比NH3大
D.NH3分子之间存在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参考答案:(1)相似 有 有? (2)NH3 (3)D
本题解析:(1)N和P都是第ⅤA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结构是相似,所以pH3分子与NH3分子的构型关系是相似的。分子中的共价键均是极性键。
(2)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P元素的,则氨气的稳定性强于pH3的。
(3)由于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氨气比pH3易液化,答案选D。
点评:该题主要是第ⅤA族中第N和P的氢化物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物质结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