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5年,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成功对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进行内部结构的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如果将“钴酞菁”溶解在水中,得到的分散系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有电泳现象
B.有丁达尔现象
C.能全部透过滤纸
D.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冷水
B.沸水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冷水和NaCl溶液中,饱和FeCl3溶液只能形成溶液,在NaOH溶液中,形成了Fe(OH)3沉淀,只有在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才能形成胶体。3胶体的制备
点评:本题属于课本上的实验,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出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A.分散质粒子大小
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是否稳定
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三种分散系的含义以及本质的区别,学生不难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将不溶性物质与KCl固体混合后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有以下实验数据:
| 温度(℃) 
 | 20 
 | 40 
 | 60 
 | 
| 剩余固体物质(g) 
 | 38 
 | 20 
 | 10 
 | 
已知KCl的溶解度(g)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6 
 | 
小题1:所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小题2:该固体混合物中KCl的含量是多少g?
小题3:使60℃时所得的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应加入多少g KCl?
 
	参考答案:
小题1:300g
小题2:6.5g
小题3:130g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剩余的固体物质可知20℃、40℃时都是饱和溶液,而60℃时虽然剩余l0g,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原因是10 g可能全部是杂质,没有比60℃更高的实验数据,因此无法判断60℃时是否为饱和溶液。
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g
  (40-34)∶100=(38-20)∶x
x=300g
  温度由40℃升到60℃应溶解的KCl为: ×300g=16.5g
×300g=16.5g
  而实际只溶解了(20-10)g=10g,所以60℃时为KCl的不饱和溶液。
小题2:该固体混合物中KCl 的含量是:
   ×300g+(38-10)g=130g
×300g+(38-10)g=130g
  或 ×300g+(20-10)g="130" g
×300g+(20-10)g="130" g
小题3:应加入的KCl质量为 ×300g-130g=6.5g
×300g-130g=6.5g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胶体的本质是 (? )
A.具有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透过滤纸 
C.可做布朗运动 
D.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胶体的本质是分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所以正确选项为D;而A、B、C属于胶体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