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下列事实,判断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
①A?+?B2+?=?A2+?+?B?
②D?+?2H2O?=?D(OH)2+H2↑?
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A.E2+>B2+>A2+>D2+
B.D2+>A2+>B2+>E2+
C.D2+>E2+> B2+>A2+
D.A2+>B2+>D2+>E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5℃时将pH=3的强酸与pH=12的强碱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10,则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是
A.1︰9
B.9︰1
C.1︰11
D.11︰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酸碱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碱过量,根据c(OH-)= [n(碱)-n(酸)]/[ v(酸)+v(碱)]计算。
pH=12的强碱溶液中c(OH-)=0.01mol/L,pH=3的强酸溶液中c(H+)=0.001mol/L,
酸碱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碱过量,且pH=10,说明反应后c(OH-)=0.0001mol/L,
则:c(OH-)="[" n(碱)-n(酸)]/[ v(酸)+v(碱)] =[0.01mol/L×V(碱)-0.0001mol/L×V(酸)]/[ V(碱)+V(酸)] =0.0001mol/L,
解之得:V(酸):V(碱酸)=9:1。
故选B。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后溶液体积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溶液浓度、PH的有关计算公式的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pH=0和pH=14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Na+、Mg2+、NO3-
B.K+、Cl-、I-、SO42-
C.S2O32-、Na+、K+、AlO2-
D.NO3-、H2PO4-、NH4+、A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Cu2+、Mg2+在pH=14的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中S2O32-、AlO2- 在pH=0的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中H2PO4-、NH4+、Ag+在pH=14的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H2PO4-在pH=0的酸性溶液中也不能大量共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
A.HCl+NaOH===NaCl+H2OΔH<0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0
C.4Fe(OH)2(s)+2H2O(l)+O2(g)===4 Fe(OH)3(s)ΔH<0
D.2H2(g)+O2(g)===2H2O(l) ΔH<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电池中要产生电流,而电流的产生离不开电子的运动,所以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选项A中反应是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其余都是可以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3个SO32-恰好将2个XO4-离子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SO32-具有还原性,其SO42-氧化产物是,因此3个SO32-一共失去3×(6-4)=6个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个XO4-也应该得到6个电子,即1个XO4-得到3个电子。在XO4-中x的化合价是+7价,得到3个电子后降低到+4价。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