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
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D.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因而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没有燃烧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H2SO4是酸,因为H2SO4能电离出氢离子,A错误;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B正确;C、Na和H2O的反应是离子反应,Na与H2O电离出来 www.91exAm.org的氢离子反应,C错误;D、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有氯气参加的反应也可以有燃烧现象,D错误;答案选B。
考点: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产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参考答案:A、溶液和胶体均不带电,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故A错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这样的分散系是( )
A.悬浊液
B.溶液
C.胶体
D.乳浊液
参考答案: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美国UIC大学两位国家级传染病学专家认为,当前形势的埃博拉病毒已经能够通过气溶胶传播。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无法通过呼吸传播
B.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埃博拉病毒侵染
C.目前已找到有效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方法
D.埃博拉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审题,传病学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已经能够通过气溶胶传播,说明埃博拉病毒具有传染(播)性,并且其直径应该介于1nm-100nm的范围,而我们熟悉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例如常见的雾就属于气溶胶,那么,迁移有关胶体知识,结合生活常识可知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呼吸传播,而口罩的孔径远大于100nm,故戴口罩无法预防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关注新闻的同学都知道,最近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故A、B、C均错误。而D选项埃博拉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属于胶体的粒径范围,故选择D。
考点:分散系 胶体的性质
点评:本题关注当今热会热点,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同学们熟悉胶体的本质特征粒径是介于介于1nm-100nm,无论直选还是结合常识排除,均能锁定答案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Cu的活动性排在H之后,不能与浓H2SO4发生反应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能氧气发生反应
C.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和铜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A错误;B、金刚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C、明矾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悬浮杂质,具有较大表面积可以做净水剂,C正确;D、SO2通入溴水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则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