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总反应为:Mg+H2O2=Mg(OH)2
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C.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增大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镁被氧化作负极,过氧化氢在正极被还原成为氢氧根离子。但电解质溶液含酸,所以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镁。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图1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图2装置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 0.5 mol·L-1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 电源的M端为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② 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 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mL 。
(3)图3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构示意图,写出 b处的电极反应式 ,

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14分)
(1)2Fe3+ + Cu = 2Fe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Fe3+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Cu = 2Fe2+ + Cu2+。
(2)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说明在石墨电极上生成OH-离子,电极反应为:2H2O+2e-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利用反应:2Ag(aq)+Fe(s)=Fe2+(aq)+2Ag(s)设计原电池并用它作电源进行电解的装置如图所示.NaCl溶液的体积为200mL,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极A应该用Fe作材料,B是AgNO3溶液,电极C周围溶液变红
B.A、C两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C.银电极变粗,为电源的正极,A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当析出Ag21.6g时,NaCl溶液的pH是反应前的2倍

参考答案:A、正极是Ag作材料,则电极A用铁作负极,电解质溶液为Ag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锌片、铜片,稀硫酸
B.铜片、石墨棒,乙醇
C.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D.锌片、锌片,稀硫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据此可知选项A可以组成原电池。B中乙醇是非电解质,C中金属和稀硫酸不反应,不是自发进行的,D中电极是相同的,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9分)(1)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其中Zn极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电极反应式?????????????????。

(2)有同学把Zn粒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的速率加快。其原因是?????????????????????。
(3)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它的负极反应物为________,当正极消耗5.6 L(标准状况)气体时,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9分)(1)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锌片溶解,铜片上有
本题解析:(1)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
(2)锌能置换出铜,从而构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加快反应速率。
(3)氢气失去电子,所以氢气在负极通入,氧气在正极通入。因为1mol氧气得到4mol电子,所以转移的电子是5.6L÷22.4L/mol×4=1.0mol。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