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学生用0.1mol/L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
(2)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B的意义:???????????????????????????????????????????。
(4)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a 量筒;b 容量瓶;c 滴定管;d 托盘天平;e 温度计
①.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②.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到的数据比正确数据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
B.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度数
C.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D.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
参考答案:(1)BDCEAF; (2)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酸碱中和滴定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可知,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BDCEAF。
(2)碱液使酚酞显红色,酸使酚酞显无色,则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
(3)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的目的是防止标准液浓度变稀,造成试验误差。
(4)①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量筒、量瓶、滴定管,答案选abc。
②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则读数偏小;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度数,则读数偏小;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pH
| 11
| 11
| 3
| 3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溶液
| 盐酸
? A.相同体积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D.Va?L ④溶液与Vb?L 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 + Vb),若混合后溶液 pH = 4,则Va?: Vb =" 11" : 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是强电解质,溶液pH=3,则c(CH3COOH)>c(HCl),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正确;B、无论稀释多少倍,酸溶液pH<7,碱溶液pH>7,弱电解质溶液存在电离平衡,稀释时变化小一些,所以pH ①>②>④>③,正确;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为大量一水合氨与少量氯化铵的混合液,且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Cl的水解程度,所得溶液中c(NH4+)>c(Cl-)>c(OH-)>c(H+),错误;D、(Va ×10-3- V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室温时,向2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c(CH3COOH)>c(Na+)>c(CH3COO-)>c(H+)>c(OH-) B.b点时:c(Na+)=c(CH3COO-)>c(H+)=c(OH-) C.c点时:c(H+)=c(CH3COOH)+c(OH-) D.d点时:c(Na+)>c(CH3COO-)>c(OH-)>c(H+)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点相当于是CH3COOH与CH3COONa以物质的量1∶1混合的体系,溶液呈酸性,故c(CH3COO-)>c(Na+)>c(CH3COOH)>c(H+)>c(OH-),A错误;c点相当于是CH3COONa溶液,故存在质子守恒:c(OH-)=c(CH3COOH)+c(H+),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
A.10∶1 B.5∶1
C.1∶1 D.1∶1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酸碱中和时n(H+)酸=n(OH-)碱,即: c(H2SO4)·V[H2SO4(aq)]×2=c(NaOH)·V[NaOH(aq)],c(H2SO4)/c(NaOH)=V[NaOH(aq)]/2V[H2SO4(aq)]=10/2=5∶1。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2CO(g) +O2(g) =2CO2(g) △H="-566.0" kJ/mol B.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C.CH4(g) +2O2(g)=CO2(g)+2H2O(l) △H="-890.31" kJ/mol 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A中可燃物是2mol,不符;B中生成的CO不是稳定化合物,不符;C中符号定义,D中可燃物是2mol,不符;选C。 考点:考查燃烧热的定义。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