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
5Cl2+I2+6H2O===2HI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加碘盐中含有IO3-,是高价态物质,有氧化性,根据途径Ⅱ知道在酸性条件下可将I-氧化成I2,淀粉与碘变蓝,A选项正确;根据图可知Cl2可把I2氧化成IO3- B选项正确;根据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根据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O3->I2, C错;IO3-转变为I2转移的电子为10e- ,则生成1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D选项正确。选C 。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和电子转移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0.001mol金属放入10mL0.1mol/L某酸溶液中,产生22.4mL氢气(标准状况),下列情况中一定不可能的是
A.二价金属和二元酸
B.一价金属和一元酸
C.三价金属和二元酸
D.二价金属和一元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氢气是0.001mol,因此金属一定失去0.002mol电子,所以金属的化合价不可能是+1价,B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Na2S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a+)>c(S2-)>c(OH-)>c(HS-)
B.c(Na+)+c(H+)=c(HS-)+2c(S2-)+c(OH-)
C.c(Na+)=2c(HS-)+2c(S2-)+2c(H2S)
D.c(OH-)=c(H+) + c(H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中硫离子水解导致(Na+)>2c(S2-),所以钠离子浓度小于硫离子浓度,硫离子水解生成部分氢氧根离子,硫氢根离子水解生成部分氢氧根离子,只有硫离子水解生成硫氢根离子,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硫氰根离子浓度,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2-)>c(OH-)>c(HS-),故A正确;
B、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即C(Na+)+c(H+)=c(OH-)+c(HS-)+2c(S2-),故B正确;
C、硫化钠溶液中遵循物料守恒,即钠离子浓度与含有硫元素的微粒浓度之和的比为2:1,即(Na+)=2c(S2-)+2c(HS-)+2c(H2S),故C正确;
D、溶液中物料守恒得(Na+)=2c(S2-)+2c(HS-)+2c(H2S),电荷守恒得C(Na+)+c(H+)=c(OH-)+c(HS-)+2c(S2-),所以c(OH-)=c(H+)+c(HS-)+2c(H2S),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盐类水解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根据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来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12分)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Al+ 6HCl ="=2" AlCl3 + 3 H2↑
此反应中,还原剂是 , 氧化剂是 ;
元素被氧化。
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根据你的理解再写一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已知反应:3NO2+H2O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