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20分)有一包从海水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估计还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
(1)现用实验验证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再加数滴碳酸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钙。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接下面步骤继续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
③向粗盐溶液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
⑤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2)在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的同一仪器是____________,它在步骤②和⑤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每空3分)
(3)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还是B____________,(1分)你不选择另一种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氯化镁、氯化钙、玻璃棒、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碳酸钠溶液、
本题解析:(1)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氯化镁的;而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碳酸钠的作用是可以氯化钙的。
(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在溶解、过滤和蒸发中都需要玻璃棒。在溶解是需要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的。而在蒸发时搅拌,目的是防止液体飞溅的。蒸发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氯化钠晶体。
(3)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的,所以需要加入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
(4)A是碳酸钙,而B是氯化钠。但由于除杂过程中新生成的氯化钠也在B中,所以应该称量的是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适量的氨气和氯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氮气和NH4Cl(固),则反应前后容器中的压强比接近于
A.1∶11
B.11∶1
C.7∶11
D.11∶7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从海带中提取I2,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室焙烧海带,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_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铁三角架?? f.酒精灯
(2)将所得海带灰加水溶解、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滤液中检出了I-,还检出了K+,检验K+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查阅资料,得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 > IO3- > H2O2 > I2,他们决定用H2O2做氧化剂氧化KI,而不用Cl2,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如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_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根据以下数据推测:
①已知SiCl4的沸点是57.6℃,则CCl4的沸点_________(填“高”或“低”)于57.6℃
②已知I2的沸点是113.6℃,熔点是185.2℃,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单质,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过滤
B.升华
C.蒸发
D.蒸馏
参考答案:(14分)(1)cdef???(2)?漏斗、玻璃棒、烧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
| A
| B
| C
| D
| E
| F
| G
|
A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
|
E
| —
| ↓
| —
| ↓
| —
| ↓
| —
|
F
| —
| ↓
| ↓
| ↓
| ↓
| —
| ↓
|
G
| ↓
| ↓
| ↓
| ↓
| —
| ↓
| —
|
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Na2SO4、KCl、AgNO3、MgCl2、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回答下面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KCl? AgNO3?混合时只生成一种沉淀的是
本题解析:
分析题给7瓶物质两两反应,只有A和G反应,只生成一种沉淀,从而确定A为KCl;G为AgNO3溶液;又F除与A不产生沉淀外,可产生五种不溶物,可确定F为Ba(OH)2;又B与E、F、G产生三种沉淀,可推知B为Na2SO4;又E与B、D、F产生三种沉淀,可推出D为Na2CO3;C与D、F、G产生三种沉淀推知C为MgCl2,最后剩余E为Ca(NO3)2溶液。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6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
验”得到一些认识,某老师设计了如图装置(夹
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先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
、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烧瓶常常浸在70~80℃的热水中,目的是????????????????????????????????。
(2)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的催化剂是?????。
(3)若试管F中用水吸收产物,
则要在导管m、n之间接上G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G装置中导管的代号):m接______、_______接n,G装置的作用是?????????????????;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F浸在?????????????中。
参考答案:(16分)(1)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向烧瓶中加水,一段时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