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
B.配制0.1 mol·L-1硫酸溶液时,容量瓶应先用0.1 mol·L-1硫酸溶液润洗
C.用图1所示装置实验,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氨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可以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A错误。容量瓶无需润洗,B错误。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2)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氨,再经过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状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
(3)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从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
?????????????????????????????????????????????????????????????????????????。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A.凯氏烧瓶中溶液转移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凯氏烧瓶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3)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g,共配制100毫升的溶液,取其中的20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mol/L盐酸滴定,共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 B4O7 + 2HCl + 5H2O = 2NH4Cl + 4H3BO3。
(4)一些不法奶农利用“凯氏定氮法”只检测氮元素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的含量这个检测法的缺点,以便牛奶检测时蛋白质的含量达标,而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C3N6H6)。则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
参考答案:(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
本题解析:(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转瓶塞1800,又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2)A项未洗涤凯氏烧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液的浓度偏小;B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C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小;D项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液的浓度偏小。(3)N的质量分数为
×100%=10.73%。(4)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
×100%=66.7%。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错误的是
A.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主要起摩擦剂的作用
B.纸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C.欲检验火柴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H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火柴燃烧能生成SO2,而SO2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D 的成分是___________称量后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计算得到A中各组分的质量比.
(2)实验II 填写的内容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Ⅲ进行设计,并将相应内容填入Ⅲ中对应的空格内,最终能得出A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BaCl2、NaCl??不能⑵D?? D中不仅含有NaCl
本题解析:本题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为载体来测定混合物的组成,充分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实验Ⅰ中通入CO2并未反应,所以D中成分还是BaCl2与NaCl;实验II中Na2CO3是过量的,滤液中还有Na2CO3;实验Ⅲ中可将Mg2+沉淀下来,然后通过称量质量求质量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欲配制浓度为1.00mol·L-1的氯化钠溶液100mL,用不到的仪器是
A.容量瓶
B.分液漏斗
C.玻璃棒
D.烧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液漏斗再物质的分离或物质制取时需要,ACD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需要,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