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可选用_____(填字母)。 a.稀H2SO4????? b.浓H2SO4????? c.浓FeCl3溶液????? d.浓HNO3 (2)第②步加入H2O2溶液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中所加试剂B为________(填化学式)。调节溶液的pH合适的范围是__________。 (4)操作⑤通常加H2SO4调节pH=1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流程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该操作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_______________,操作⑥的主要步骤为:????????、?????????。 (6)某同学认为上述流程中所加的试剂A并不理想,需作改进,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帮助提出一条改进方案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2Fe2++H2O2+2H+
本题解析:本题来源于真实的化工工艺,废旧电器的综合得用。以废旧铜器为原料,制备重要工业用盐胆矾为主线,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过滤、溶液酸碱性(pH)的应用、盐类水解、重结晶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调控化学实验条件的能力、观察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从流程来看①是加入浓硫酸,将铜溶解为铜离子,同时铁的化合物以二价或三价进入溶液。第②步加入H2O2溶液,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第③步再加入CuO调pH到3.7~5.2之间,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滤渣),铜离子留在溶液。为了防止铜离子在加热浓缩时水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3+ Ag+ NO3- Cl- B. Mg2+ NH4+ NO3- Cl- C. Na+ K+ CO32- Cl- D. Zn2+ Na+ NO3- SO42-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O3- 、K+、SO42- B.Cl-、NO3-、HCO3-、Na+
C.Na+、ClO-、S2-、NO3- D.MnO4-、K+、Na+、SO4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在酸性溶液中离子可以共存,故A正确;B、HCO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CO2,故B错误;C、S2-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生成H2S气体,故C错误;D、MnO4-在溶液中显紫色,故D错误。 考点:溶液中离子共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微量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 mL该溶液,等体积分成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 实验一:第一份加入足量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mL。 实验二: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2.33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一定含有NH4+、SO42—、CO32—、NO3— C.该溶液一定不含有NO3— D.该溶液一定含有Na+,且c(Na+)≥0.1 mol·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实验一证明溶液中含有NH4+,且物质的量为0.01 mol,c(NH4+)=0.1 mol·L-1;实验二: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则一定不含有CO32—,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 g,证明一定含有SO42—,且物质的量为0.01 mol,c(SO42—)=0.1 mol·L-1;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一定含有Na+。是否含有NO3—无法判断,c(Na+)≥0.1 mol·L-1,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木灰(含有K2CO3)水溶液可以用于洗涤油污 B.乙醇、乙酸和甲醛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 C.捕获排放的CO2能降低地球的温室效应 D.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其溶液呈碱性,能促进油脂的水解,因此草木灰溶液可用于洗涤油污,故A选项正确;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故B选项错误;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捕获二氧化碳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地球的温室效应,故C选项正确;形成原电池时,锌块作负极(或阳极),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钢铁作正极(或阴极)而被保护,这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