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试剂有多种,下列方法或试剂中不可用于鉴别二者的是
A.丁达尔现象
B.石蕊试液
C.碘水
D.新制Cu(OH)2悬浊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葡萄糖溶液是溶液,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A正确,淀粉溶液会产生丁达尔现象而葡萄糖溶液不能;
B错,两溶液均为中性溶液,加入石蕊试液均不变色;
C正确,淀粉遇碘变蓝色,而葡萄糖则无此性质;
D正确,葡萄糖是醛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而淀粉属于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乙烯中混有SO2气体,欲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最好依次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
A.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
B.溴水、浓H2SO4
C.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乙烯和SO2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都能和溴水反应。但乙烯不能和碱液反应,所以欲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最好依次通过NaOH溶液(出去SO2)、浓H2SO4(干燥乙烯),答案选D。
点评: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铁粉中混有铝粉:用烧碱溶液
B.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用过量铁粉
C.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用适量Ba(OH)2溶液
D.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AlCl3: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参考答案:A.金属铝能和强碱反应,而金属铁不能,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A.10gH2和10gO2
B.9gH2O和0.5molBr2
C.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
D.5.6LN2和11gC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n=
计算氢气、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大;
B.根据n=
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大;
C.根据n=
计算氢气物质的量,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大;
D.未指明氮气所处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
解答:A.10gH2的物质的量=
=5mol,10gO2的物质的量=
=
mol,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含有的分子数目不相等,故A错误;
B.9gH2O的物质的量=
=0.5mol,与0.5molBr2的物质的量相等,含有的分子数目相等,故B正确;
C.224mLH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
=0.01mol,与0.1molN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二者含有的分子数目不相等,故C错误;
D.未指明氮气所处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5mol,二者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 6分)除去下表各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填写下表:
物质(杂质)
| 除杂质所需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Fe2O3(Al2O3)
| ?
| ?
|
FeCl2溶液(FeCl3)
| ?
| ?
|
NaHCO3溶液(Na2CO3)
| ?
| ?
参考答案:(试剂各1分,方程式各1分,共6分) 物质(杂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