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氯气的颜色是
A.无色
B.白色
C.红棕色
D.黄绿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医疗上做“钡餐”误用了碳酸钡,急救方法之一是用某稀溶液洗胃,以除去重金属Ba2+的毒性,急救用的这种物质是
A.NaCl
B.H2SO4
C.Na2CO3
D.Na2S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误用了碳酸钡,可以用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物质一起反应结合成更难溶的硫酸钡沉淀来除去重金属Ba2+的毒性即可.
解答:A、氯化钠和碳酸钡不会发生反应,不能解毒,故A错误;
B、硫酸可以和碳酸钡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人胃穿孔,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碳酸钡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不能解毒,故C错误;
D、Na2SO4是无毒盐,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而解毒,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转变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氨气和HCl气体混合生成NH4Cl固体
B.氨的催化氧化
C.工业上用N2和H2 合成氨
D.NO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游离态的N转化为化合态的N的过程,是氮的固定,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氮的固定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氮的固定原理,属于常识性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学生不难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酸钠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常温下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
③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不易被锈蚀,原因是铝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④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生成;
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⑥NaCl和KCl可用焰色反应鉴别.
A.③⑥
B.①⑤
C.⑤⑥
D.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①根据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能生成碳酸氢钠;
②根据常温下金属铜、银能与盐酸不反应;
③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④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先发生钠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FeCl3反应;
⑤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⑥根据含钠元素的物质和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不同;
解答: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能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碳酸钠能一步转化为碳酸氢钠,故①错误;
②因常温下金属铜、银能与盐酸反应,故②错误;
③因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故③错误;
④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将Na投入FeCl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气体、红褐色沉淀产生,不会有铁析出,故④错误;
⑤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⑤错误;
⑥含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为紫色,所以进行焰色反应鉴别KCl溶液和NaCl溶液,故⑥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则它们的离子氧化性也强
C.随着碱金属原子半径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D.碱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呈现+1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